很多情况下,孩子调皮的时候,父母都会通过他们“愤怒表现”来教训孩子。
例如一位母亲在百货商店里找不到她儿子了,她会四处寻找,当她最终找到了她的孩子,她大大松了一口气。她会大声地说出“你这个捣蛋鬼!,我对你很生气!你怎么这么笨啊!居然跟着都要会跑丢了”,在这种情况下母亲在扮演愤怒,以便让他的孩子接受教训或者因为他使她担惊受怕而惩罚他。
但是如果有人问她,当她在四片寻找孩子的时候是什么感受呢,这位母亲肯定会说,我吓死了或者我担心和要命,害怕得要死啊“
为什么会这样呢?
其实,愤怒只是一种次要的情绪,但愤怒总是会转化成一条“你-信息”,对孩子做出评判和责备。怒气只是父母有意做出的一种姿态。目的上表达责备、惩罚,或者让孩子接受教训,因为他的行为引起了另一种情绪(初始情绪 )。。
每次当你对另一个人感到生气,你都是在演戏,扮演一个角色来对另一个人施加影响,让他看看自己干了什么,让他从中接受教训,希望他从此不再这样做。我并不是说怒气不是真实的。它是很真实的,会使人的内心沸腾或者颤抖。我的意思是,其实人们是自己让自己生气的。
父母如何才能学会避免向孩子传达愤怒的“你一信息”?
首先我们察觉自己的初始情绪,例如以上例子中,担心和害怕才是母亲的初始情绪,愤怒是次要情绪,如果我们不能察觉自己的初始情绪和次要情绪,而用愤怒来跟孩子沟通,说出的话跟内心想法是不一致的,这样的沟通方式,孩子肯定会不接受,然后就造成彼此冲突。比如以下例子
例如
K太太和她的女儿琳达说好了,琳达约会之后不能晚于凌晨12: 30回家。琳达最后却在1: 30才回到了家。她妈妈在这一个小时里睡不着觉,并且非常担心琳达是不是发生了什么意外。
K太太:(在琳达走进来时)我对你很生气(次要情绪)。
琳达:我知道我回来晚了。 K太太:你让我睡不着觉,真的令我很生气。
琳达:你为什么不睡觉?我希望你去睡你的觉,不要为我担心。
K太太:我怎么能睡得着?我对你很生气,而且担心得要命(初始情绪),就怕你发生了什么意外。对于你没有遵守我们的约定,我真的很失望。
假如你能察觉自己的初始情绪和次要情绪,然后调整用“我 -信息”的方法来处理,就会有以下的画面。
K太太:哦,琳达,谢天谢地,你总算安全回家了。看到你我真高兴,真让我松了一口气。我很担心你遇到什么意外。
琳达:哦,你很高兴看到我,是吗?
很多父母发现自己在一开始都会被次要情绪所控制,很难送出一条能够与他们内心感受的强度相匹配的“我一信息”。
通常,当一位父母未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时,“我一信息”就会失去对孩子的影响力,孩子也不会对自己的行为作出任何改变。如果懂得控制自己的次要情绪,不要让愤怒捂住了你的嘴,才能更好的和他人沟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