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因为小米奶奶回老家,再加上小米消化不好睡眠也差,我这当娘的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辞职回家专门照顾小人儿。
全职妈妈才做了三个月,新年一过,米爸就急吼吼的催着我出去找工作:再在家待着,房子要被你点着了。
哪有那么夸张?我不过是烧坏了一个蒸锅,一个奶锅,烧糊了一个不沾平底炒锅。
嘴硬归嘴硬,但是自个儿也知道底气不足。原本就约定小米周岁戒母乳之后继续上班,于是我开始筹备找工作的事情。
虽然仅仅是离开三个月,但重回职场并不简单,碰壁的次数超过我的想象。
第一次碰壁:简历石沉大海
为了更清晰地分解我求职的碰壁过程,先说说我的求职意向以及过去工作经历。
求职意向:内容运营。对此,我非常坚定。
“在人工智能将替代一切的未来,唯有内容的创作无可替代”。
但是,我的简历上,并没有完全符合的工作经历。
离职前,我在一家国企背景的公司,做了六年的网络文学审读编辑。
眼尖的招聘官一眼就发现:审核,这工作好无聊啊,你竟然做了六年。
吐槽小黄文的乐趣,确实不适合跟面试官分享。
投递了几家公司,并一一附上私信表明诚意,却连面试机会都没有。
不符合岗位需求的模板简历,无法敲开招聘方的大门。
重新制作一份有针对性的简历
针对岗位需求制作简历,并不是说作假。而是,突出过去工作经历中找出与岗位需求相符的经验。
我用了一天的时间,重新梳理我的工作经历,遵从STAR法则,以项目形式进行复盘。
所谓STAR法则,即情景(Situation)、任务(Task)、行动(Action)和结果(Result)四个单词的英文首字母的组合。
以审核编辑为例:审核编辑并不是项目制的工作。但是,可以把整个工作当成一个项目。
情景。即项目背景,这是这个岗位存在的理由,不用自己总结了。
任务。分解这个工作的具体内容,找出自己在其中负责的部分。经过梳理,我将自己的工作分成了三类:审核工作、接口工作、其他工作。完成这一步,我暗自松了一口气,终于不用跟面试官说我很享受看小黄文,因此看了六年。
行动。所负责的工作是如何开展地。在过去工作中本身就善于总结,因此这一步不难。但是,我从中选取了突出文字编辑能力和运营能力的部分,重点说明。
结果。针对个人负责的部分,总结完成情况和个人成绩。
依照此方法,对其他工作经历也都一一做了梳理。
在这个过程中,不仅简历变得更有逻辑性和层次性了。重要地是,也是对自己过去工作经验的深入总结。比如,通过对两年调查分析师经验的梳理,我总结出自己在信息搜集、数据分析等方面的经验技能,并加以提炼,成为简历的要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