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 || 送别

作者: 乔木晨曦 | 来源:发表于2023-02-03 23:25 被阅读0次

    在古代,亲朋好友之间分离时,为了表达难分难离、不忍相别、恋恋不舍的心情,送行者总要做点什么,喝一杯离别的酒,写一首离别的诗,谱一曲离别的歌,折一枝离别的柳。

    现在西安东郊的灞桥,就有一个因为送别而闻名的典故——“霸陵折柳”。

    唐朝时期,折柳送别的习俗很普遍。长安城东郊有一条河,名叫灞水,灞桥就是灞水河上的一座桥。灞桥两岸,十里长堤,河岸上杨柳成行,正好适合折柳送别。于是,灞桥就成了著名的送别场所。官员们离京,亲友们告别,人们都来到到此地,饮送别酒,折柳树枝,作送别诗,然后就此分别。这成为了当时的一种时尚。

    唐朝诗人韩琮,有一首《杨柳枝词》:“枝斗纤腰叶斗眉,春来无处不如丝。霸陵原上多离别,少有长条拂地垂”。因为霸陵折柳的习俗,送别的人太多,导致柳枝都快被折光了,很少有垂地的长条柳枝。

    一首首送别诗,字里行间都在表达依依惜别之情,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一场场或是感激、或是凄凉、或是豪迈的情怀。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表达的是真挚而深厚的友情。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表达了一种凄凉的惜别之情。

    “万里江山知何处,回首对床夜语。雁不到、书成谁与。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体现了一种家国情怀。

    在我小时候,也见过一些印象深刻的送别场。场面都会很热闹,农村人以其单纯和热情,诠释着惜别之情和关怀之心。

    有一个叔爷爷,当时已经六十多岁了,要去新疆的小儿子那儿。八十年代,又这个年龄,从祖国的岭南之地去到几千里之外的北疆,再折腾回来的可能性很小。

    临出发前,家里还摆了几桌酒席,然后大队人马,不管在没在叔爷爷家吃饭,但凡知道的,大半个村子的人都出来送别,一直送到拐过山头去。叔爷爷边走边向后挥手:“回去吧!回去吧!”

    我外婆家离我家,现在开车都不到半个小时,而那时候交通很不方便,外婆一生只来过我家两次。

    我记得有一次,外婆来我家住了一段时间。跟我母亲关系稍微好一点的人家,都要请母亲带着外婆去喝茶。并不只是简单的喝茶,一般都要做些家里平时不吃的好的吃食来招待。

    等外婆走的时候,周围一个女人发现了,站在屋外一说,正在屋里干活的其她女人也丢下手里的活儿走出来,参与到送别的队伍里。即使住了很久,都会说:“这就走啊?再多住一段日子呗!”

    热情、好客的母亲,很是适应不了城市人与人之间的冷淡。

    或许也是跟单位环境有关吧,同事之间不管年龄差距多大,都是兄弟姐妹的关系。尤其是像当初刚参加工作不久,有的老同志的年龄就跟我父母差不多,有的甚至比我父母还大。所以一般单位有什么活动,都不会带父母一起去,因为称呼就比较尴尬。

    除了同事,跟院子里其他人的关系就更远了,只能说认识,见面打个招呼,带孩子时一起聊聊天,仅此而已。如果家里有什么事,同事之间招呼一声,都会很乐意帮忙。但家人的来去,就跟同事没有什么关系了。

    母亲走的时候,总有种太冷清太孤单的感觉。单位门口卖菜的,因为总是在她家卖菜,比较熟悉。有一回,母亲走的时候,正好在门口碰到,卖菜的客气了几句送别的话,把母亲给感动的,拉着她的手很是“依依不舍”。

    如今,互联网时代,手机的普及,微信的便捷,拉进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但在人情、关怀、送别等方面,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似乎被拉开在一个比较陌生的距离了。

    如果谁要走了,关系近一点的,或许会一起吃个“散伙饭”,喝杯“散伙酒”,或许微信会发来一个“一路顺风”的消息,然后就是自己一个人静悄悄地离开,不带走一片云彩。

    年龄大的人,会怀念那种有温度、有情怀的送别;而年轻人可能不太在乎这些繁文缛节,只想活得轻松自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文关怀 || 送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uqnh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