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石岩磊
古人将玉皇大帝称为天公,而把后土视作地母,“后”字最初是一个女人半蹲产子的形状,“土”字则是形似女子的乳房,所以后土便被我们的远古先民尊为大地之神,得到华夏先祖的崇拜。相传,黄帝曾到汾河与黄河交汇处,即今天的山西省万荣县的荣河镇一带,设坛祭祀后土娘娘。
汉武帝刘彻在这里始建后土祠,设为皇家祭拜地母的场所,并一直延续至明朝,期间共有11位帝王24次来此举行盛大的祭奠活动,其成为御用之地。公元前113年的深秋,汉武帝第五次率领群臣来到万荣后土祠,祭祀之后,他泛舟汾河,面对寒风乍起鸿雁南归的秋景,不由得触景生情,写下千古名篇《秋风辞》: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后人为此在后土祠中建起“秋风楼”。然而,由于黄河多次泛滥与改道,后土祠屡屡遭毁,又数度重修。现在的祠庙建于清同治年间,距今已有140多年的历史,秋风楼仍是整个后土祠中的至高点,其总高33米,在河网密布的平原显得格外巍峨壮观。登上高楼,人们既可凭栏俯瞰蜿蜒曲折的汾水,亦能举目遥望浩浩汤汤的黄河。
万荣后土祠里最具特色的景观是“品字台”,它由3个鼎足而立的独立戏台组成,为国内所独有。万荣地处陕西、山西、河南的交界,所以每到庙会时节,三省的民众蜂拥而至,观看3座戏台同时上演的秦腔、蒲剧、豫剧,是名副其实的好戏连台,观众可以任意切换“频道”。而中台上的对联别有深意:“世事总归空,何必以空为实事;人情都是戏,不妨将戏作真情。”
祭祀又何尝不是在演戏,九五至尊的帝王倒头跪拜,向神祇一表诚意,向百姓一展丹心,真呼?形也!他们唯有把酒临风时才显露真容,令汉武帝念念不忘的还是“佳人”,有人指其为倾国倾城的李夫人,有人解读为贤良之才,也有专家认为是刘彻心心念念的不老神仙。无论哪种阐释,都脱不开《秋风辞》中的悲秋成份,汉武帝在感叹时光易老“哀情多”的同时,朝思暮想的还是刘家的江山社稷。
明朝之后,皇帝祭祀后土的仪式便改到了北京的地坛,而万荣后土祠变为老百姓朝拜的圣地。每年都会有成千上万的海内外华人蜂拥而至,共同祭拜华夏民族的大地之神。他们自发地焚香祷告,祝愿国泰民安,祈求生活富足,将最朴素的愿望寄托给神灵,用诚心感动地母。人们无需兴师动众,不必择日选期,随时都可前去进香,因此万荣后土祠天天人声鼎沸摩肩接踵,可谓是:活力在民间,后土永神仙。
2022.9.2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