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写人的回忆散文,都直接去写要回忆的人。这篇文章是以二哥要手套想起母亲的手开始,又以给二哥送手套坟前跪奠母亲终结。首尾相合,像是一幅画有了边框。
关于母亲的大大小小事太多,怎样写呢?按照性格分开写?还是按照成就去罗列?还是按时间去铺排?还是撷取几件感人的事?⋯⋯
作者是以母亲的"手"为切入点,以手来写人,写人则写手,或特写,或叙述,表现母亲对子女的爱、母亲的忙、母亲的辛劳、母亲的性格。沒有宏大叙事,沒有呼天抢地,有节制的语言里,饱含着作者对母亲的深沉的爱和对时代小人物苦难的悲悯。
这种表现的方法,很像小说巜祝福》、油画巜父亲》、照片巜大眼晴女孩》。鲁迅通过画眼睛来表现祥林嫂的生存状态,罗中立用一张脸来表现父亲们艰难一生,解海龙 用女孩眼里的渴望表达农村孩子们读书不易的现状。
有好的切入点,作品可以更有表现力;寻找一个连缀点或一条线将材料串起,文章便不蔓而紧凑。"母亲的手"就是这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