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7337605/cdbf8c3ffbf3d45f.jpg)
任诞,就是任达、放诞,也就是“出格、另类”的意思。这是一个不拘一格的时代,自然就有一些不拘一格的人们。
应该说,人无论在哪个年岁去世,都是一件令亲人们悲伤的事情,人们去吊唁,大都是怀着一种沉痛的心情吧。但有一个人,却是另类的,居然在人家的丧礼上学驴叫,咄咄,这样的怪事,确确实实的发生在魏晋时代。
这个学驴叫的人,可不是一个破皮无赖,而是由一代大帝魏文帝曹丕。死去的人是谁,王璨也。
王璨何许人也?名人也。名气之大,有三个原因。
其一、名门之后。王璨的曾祖父、祖父、父亲,都曾是朝廷的重臣,家学渊源。而王璨本人,自幼聪敏过人,博学多才,是个天生的读书种子;
其二、名流提携。汉代最有学问的大儒蔡邕,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是当代第一流的文学家、书法家、音乐家和大名士。在当时,想去拜访他的人,可以说是把头读后挤破了。当然,名士都是有脾气的,一般人来拜访,那是不一定能见到的。而听说王璨要来的时候,比他年长40多岁的蔡邕“倒履迎之”。就是说,一代名士,激动的把鞋子都穿反了。还把自己的藏书,都给了王璨。爱书之人,书就是命,给书,就等于给了半条命了。由此可见,这个其貌不扬的王璨,是深得蔡邕赏识的。也由此,王璨的名气就大多了。
王璨的聪明,从一些有传奇色彩但故事里就可以看出来。他有超强的记忆能力,可以说是过目不忘。有一个故事说,王璨和别人一起看碑文,看完就记住了。别人不信,让他背,他叽哩哇啦背了一通,居然一字不差。《三国志.王璨传》说:善属文,举笔便成功,无所改定,时人常以为“宿构”。
这样的才人,当然很受名士们的喜欢了。但他却又一个奇特的嗜好—听驴叫。他死了,有人就投其所好,学驴叫了。
《世说新语.伤逝》中说:王仲宣好驴鸣。既葬、文帝临其丧,顾语同游曰:“王好驴鸣,可各作一声以送之”
哈哈,奇特的时代,原来有一个奇特的皇帝,皇帝都说要学驴叫了,跟随的人,怎么能不学呢。所以,一场葬礼,几乎变成一场搞笑会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7337605/967a60c11c470fa4.jpg)
西晋诗人孙楚,也是曾学驴鸣。好友王济去世,孙楚前去吊唁,当着众多名士的面痛哭,引得大家都跟着落泪。就在此时,孙楚又无比悲伤地说,“唉,你生前不是喜欢听我学驴叫吗?我再给你学一次。”然后,竟真的学起了驴叫。这下子,吊唁的宾客又不禁破涕为笑了。
驴一向是蠢笨的代表,魏晋名士,自诩风流,为什么喜欢听驴叫呢?如果王粲“好驴鸣”是为了标新立异,显示自己的卓尔不群,那么,孙楚应该就是借此与好友相互呼应,闻弦歌而知雅意,自比伯牙与子期的友情吧。
第二个奇特的人,就是王羲之。
有一个成语,叫“东床快婿”,说的就是一代书圣王羲之的故事。东晋著名军事家郗鉴镇守在京口的时候,政治地位如日中天,就派门生去到王府上挑女婿。
王府上适龄的男子,都穿戴整洁的坐在东厢房等待挑选,唯有唯有王羲之,坦胸露乳,躺在一个大床上乘凉,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
门生回去把这个情形说给郗鉴听,他一下子就给女儿相中了王羲之。
这就是魏晋时代的人,处事风格就这么奇特。
![](https://img.haomeiwen.com/i7337605/f5f6cf8fc1f2aec8.jpg)
还有一个故事,是王羲之的儿子王子猷的。他曾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突然想去拜访大画家戴安道。而当他赶了大半夜的水路。来到戴家门口时,却突然说,回去吧。之后,就又乐淘淘的回去了。人问其故,他说: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这就是“王子猷雪夜访戴”的故事。
哈哈,又是一个可爱而率性的人。
这些故事,这些人,放到现在,一定会被别人视为怪谈了,但在那个时代,从上至下 ,这样的事情,确实时有发生的,而且也是正常的,只不过是后来人觉得奇特罢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