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朋友谈起孩子,说到自家娃现在特别皮,很多时间是皮到不打不行。
自己也很纠结,不打吧,怕娃养成习惯,小的时候扭不过来,大了更扭不过来。打吧,看着她小小的脸上成天泪汪汪的,心里也很疼。听着她委委屈屈反问我,妈妈,你成天不在家,一回来就打我,瞬间泪目了。
朋友问我,你老是打娃?
没吧。但感觉又像打很挺多回的。
朋友说量化,一周打2次以上或以下?
呃,应该没有每周打吧,不过每天都有想打她的时候。
朋友横了我一眼,你妈一共打了你几次?
呃,从我有记事,不下五次。
那你女儿今年6岁,你打的次数是高于5次还是低于5次?
(汗颜)肯定高于5次
你小时候那么皮,你妈妈也没揍你那么狠,你干嘛揍的你娃那么狠?而且你还是有读书的。
是的,为什么我打女儿的次数比妈妈打我的次数还多呢?我忍不住反思自己。
是妈妈比我还会带娃?
应该没有,我小的时候,妈妈要上班,回家要干活,日子过的苦哈哈。就是个普通的农村妇女,更没有读过什么书?
而自己呢?看了那么多的书,并且会觉得小时侯受的委屈多,不想女儿遭受自己小时侯遭受的,可是呈现出来的,好像没有比妈妈做得好。
仔细思考,发现是应该是自己比当时的妈妈更焦虑,或者说担心孩子太过,怕她行差踏错,所以每一步都想盯着。她每犯一个错,自己都会无限扩大,联想到她长大以后要是继续这样怎么办?因为担心,所以严苛。
第二,因为自己陪孩子的时间少。我的妈妈基本是家庭主妇,虽说有去工作,但村里的工厂工作是按时算,妈妈主要的工作还是家庭为主。自己小时候陪伴自己最多的永远是妈妈,或许是陪伴多,就越有安全感。对于一整天中的一两个小错,都可以轻轻放过。
但当自己成为妈妈时,早上八点出门,晚上八点回家。回家后理完家务,梳洗完9点多10点,要小孩睡觉,或是给小孩对作业……生活就像在打战。当自己对陪孩子的时间越少,越不懂孩子,控制欲就会越强,恶性循环。
外在的的因素有带娃主力军换人,也是造成这种结果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我们小的时候,带我们的主要是妈妈,爷爷奶奶是㔹助。所以我们所学的都主要对象是妈妈,所亲近的主要对象也是妈妈。
但现是,当自己成为妈妈时,带娃的主力写依然是奶奶。奶奶依然用着带我们的方式在带娃,但我们却因为知道更多知识而对带娃有了新想法。新老想法一碰撞,战争开始。孩子在爷爷奶奶和妈妈中不同时关念中被绕晕,被逼得懂得如何选择对自己有利的生存方式,还有像争取孩子的关注度等战争……
这是现实也是无奈,这个社会变化太快,用日新月异也不为过。所以我们不能坐以待毙,要勇敢去面对。首先要面对的就是孩子,要相信孩子不会因为犯偷吃一顆糖就会变成江洋大盗。老话虽说三岁看老,但也不能因为这样就带着扩大镜在盯着孩子的错误。谁都无法24小时生活在扩大镜下。古话都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过而改,善莫大焉。
如果依然放心不心,那就想想自己小时候,可有因为害怕,因为某些原因而犯了一些错误。父母是怎么做的,自己又是怎么想的?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多一些鼓励,多一些相信,给孩子多一些空间,也给自己多一些空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