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家里穷,缺衣少食,偶尔有点好吃的,总是不能尽兴;下地干活,上山割草,挑水洗衣服,这些活,没有一样不会干的。
有时候吃米饭,不够就需要搭配一些番薯,菜是自己种的,也就是那几样,茄子、豆角、辣椒、番薯叶、南瓜叶等等,偶尔会买一点猪肉吃,品种单一,我经常都觉得吃不饱,也没有零食可以吃。再看看现在的孩子,琳琅满目的零食,想吃就吃,没有忍受过饥饿的痛苦。
拔猪草、放牛、撒粪、割稻子、挑水,这些都是体力活,家里人会告诉你,如果你不想一辈子就干这些,那就好好读书,将来不用受这些苦。可是,现在的孩子没有体验过这些苦,不知道珍惜现有的幸福生活,甚至不珍惜生命。
有个名人说过这么一句话:“今天所受的苦,都是未来你的财富。”我非常认同这个观点。
现在的孩子没有机会吃苦,那就创造机会让他吃苦,花钱买苦吃。比如我的女儿,前几天被我送去了军事夏令营体验半个月。从老师发来的视频中,我觉得自己选择是对的,他们的口号是:“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比我们小时候被父母管理得还严。虽然时间只有短短的15天,但是这种体验式的吃苦经历,会让她更明白现在生活的来之不易。
这次让她去夏令营,还有另外一个原因,九月份她要去封闭式学校读初中了,早上6点半起床,晚上自习上到9点钟,周末才能放假回家。这次夏令营算是为她以后的生活提前做个准备,通过军事化训练养成自律的习惯,以后这初中的生活就不会觉得苦和累了,因为一切都已成了习惯。
她姑姑的想法跟我们不一样,她说这种学校太苦了,孩子受不了,让她大一点再去,听说有一个女孩子平时学习成绩很好,去了封闭学校后人变得闷闷不乐,受不了这种苦,读了一年就转学了,回到公办学校继续读,成绩还是很好,认为更开心了。
她姑姑举得这个例子没有办法说服我,如果现在不体验所谓的艰苦生活,他的抗压能力怎么提升,这种苦是迟早要吃的,十几岁吃,总比以后三十几岁、四十几岁吃更好。十几岁把这种所谓的苦(其实就是自律),就会形成自己的习惯,自律的习惯。如果自己没有办法让自己的孩子自律,该学习的时候,该玩的时候玩,那就给他提供一个这样的环境。
她表哥,下半年也上初中,他很庆幸自己的妈妈没有让他去封闭学校读,这样又可以偷偷拿妈妈的手机玩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