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阵子跟老友聊天,聊到现在有各种形形色色的明星,脸都认不全,居然还都有那么多粉丝,每天还能上这样那样的头条,想一想身边根本没有那么多的人追星啊?感到很不理解。
但是把自己的经历的环境剥开来去想,这个世界实在是太大了,我们的思维很容易受限于自己的小圈子,让我想起来知识大迁移这本书里面当时给我一个最大的震撼:
在你看来简直就是玩笑,也没有人会信的荒诞谎言,总会有约五分之一的人相信。比如相信彩票是一种需要长期坚持的投资,相信马航失踪的飞机是神秘力量导致的,相信抽烟喝酒也照样活的健康长寿的不是个例。更不用说微信群里的各种神棍照片了。
起码能确定的一点是,你觉得没有价值的东西、不值得的事(诸如粉丝骂战之类),这个世界上总会乐于去做的人,不要把世界想得简单的同时,尽量去想想世界通用的法则,有的时候去规避(人人都会对别人的私事好奇),有的时候则可以利用(减少信息传递的成本总是件有利可图的事)。
其实这本书主要讨论的观点是:在这个随时能从云端获取知识的时代,记忆某些知识是否还那么重要?
1
达克效应:愚蠢的人往往没有足够的智慧来意识到自己的愚蠢。你不掌握知识,也就不知道知识如何能为你所用。
在现在搜索引擎、智能算法普及的年代,是否就不需要掌握太多的事实,而只需要掌握获取事实的方法,让知识保留在云端而非费大力气保存在自己的大脑呢?
首先,有必要,了解共同的文化参照点能够提高沟通的便利性和丰富性。举个例子,比如你面对一个操着本地口音的问路人,给出的回答可能要比给到一个外地人的回答要简洁得多。
千禧一代们更多地从维基百科上复制作业的答案而非照抄百科全书,通过网络节目了解社会新闻而非真正的电视节目。对一些历史和文学缺乏基本的认知,尽管他们普遍受教育程度最高,有着很强的获取信息的能力。
2
有一种理性无知的观点:有的时候为了获取知识多付出的努力,超过了获取知识后所得到的优势。仅仅用这些好处来衡量努力值不值得,而不考虑到知识可能帮你规避掉的损失、可能给社会带来的证明影响,本身就是一种简化问题的表现。简化代表着不愿意思考,其实也就等同于愚蠢吧。
3
能随时在网上找到的信息,大脑多会选择自动遗忘。对于snapchat这种会消失的信息,我们可能反而记得比短信或者邮件的信息更清楚。大脑的反应对于阅后即焚的设计初衷是否有种讽刺的意味呢?
博物馆的游客在忙于拍摄艺术品的同时,对观赏本身的兴趣就会多少下降很多,当时参观的内容又会记得多少?存在手机里又多久会翻看一次?同样参加讲座的时候,与其拿起手机对着PPT一通拍,不如跟着演讲者一起思考。我常常觉得在外游玩就应该好好享受当下的感受,而不是费劲心思去拍到一个高赞照片。这里指的是费劲心思,偶然的抓拍又恰巧很美的话那就是最好不过的事情了。
4
在地图上找不到乌克兰的美国人更支持修建边境墙。民主制度并不依赖每个公民都博学多识,但至少别差得太多。很多基础知识的匮乏会扭曲我们的世界观。
先说到这儿,如果这本书还有亮点,我会在下一次作补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