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德行第一(十七)

德行第一(十七)

作者: 欧泥 | 来源:发表于2020-04-17 08:39 被阅读0次

    一七

    王戎、和峤(jiào)同时遭大丧,俱以孝称。王鸡骨支床,和哭泣备礼。武帝谓刘仲雄曰:"卿数(shuò)省(xǐng)王、和不(fǒu)?闻和哀苦过礼,使人忧纸。"仲雄曰:"和桥虽备礼,神气不损;王戎虽不备礼,而哀毁骨立。臣以和峤生孝,王戎死孝。陛下不应忧峤,而应忧戎。

    译:

    王戎与和峤同时遭遇大丧,两人都以孝顺著称。王戎瘦骨嶙峋,精神萎顿,卧床不起,和峤终日痛哭流涕,礼数很周到。武帝对刘毅说:"你常去看望王戎、和峤吗?听说和峤之哀伤痛苦过了礼数,真令人为他担忧。"刘毅说:"和峤虽然礼数周到,认得精神元气并未受损;王戎虽然礼数不周到,但哀伤毁损身体以致只剩下一把骨头了。我以为和峤尽孝不会影响性命,而王戎哀伤过度会危及性命。故陛下不必为和峤担心,倒应为王戎担忧。"

    感想: 王戎和峤一个感性尽孝一个理性尽孝。


    网上说,他们这样做只是为了博取名声。

    琅琊王戎在豫州刺史任上时,他的老娘死了。他生性十分的孝顺,所以老娘一过世,他就伤心地瘦骨伶仃,一把骨头了。每天哀哀欲绝,人家来慰问的时候,他只能靠在床边回应人家,那样子十分可怜。可这小子表面功夫做的太差:他没有按造礼节来守孝。不忌荤腥,酒肉照吃不误,有时候就又和人下下棋搞搞娱乐活动,该大笑时不憋着,该忌口时不忌着,所以虽然伤心,憔悴得就象老了十岁,甚至要靠手杖才能步行,但人们还是无法原谅他的这种行为。
      而汝南和峤这老儿就不一样了。
      和老头也是当时一个名士,最擅长的就是礼仪了。他是怎么做的呢?因为父亲死了,所以他守着丧。每天量定量的米下锅,人来了一一还礼,古代的丧葬礼仪是很变态的。有许多的规定,原则总的来说只有一个,那就是客人来哭孝子也得哭,还得大哭,连哭带跳地。而和老头做的都非常好。当然,来的客人太多,他还的泪水也多,每次都十分的投入,放声痛哭自己的老爹,不缺任何礼数。所以和老头也面目沧桑,憔悴不堪。表面的老化度绝对不下于孝子王戎。
      表面看来,和峤的做法是规范的,也是合乎礼的,是真正的孝子所为,而王戎就不太容易理解了。所以晋武帝司马炎就对司录校尉刘毅说:“你是不是探望过王戎、和峤几次?听说和峤伤心过度,这真是让人担心的事情啊。”刘毅是个正直清廉方正的好官,只要他看到的不平事,他肯定会照实评论,所以当时很多的王公大臣都怕了他那张嘴。而此时,刘毅的毛病又发作了,他说:“和峤虽然礼数周备,但是精神未受伤损;王戎虽然礼数不到,但是他太过伤心,以至于只剩下皮包骨了。我认为和峤是有节制地尽孝道,而王戎则是不要命地去尽孝道。陛下应该为王戎担心啊。”你瞧这张嘴,和别人说的就是不一样。和老头听到,估计想把他杀了的心都有。本来可以好好地皇帝和众臣面前表现下自己,以此博名,没想到就是刘毅这番话,把他的本心都给连根挖了出来。
      孝和友,应该是人的天性。孝是对父母,而友是对兄弟。没听说过有对自己的父母孝顺而对自己的兄弟子女不好的人。正因如此,在古代,孝与友应该是相辅相成的。
      而这两位孝子,却也有着令人不齿的轶事。王戎的女儿借了他几万钱未还就冷眼相对,但还了之后却又喜笑言开。这样一个父亲,这么看重钱财轻视骨肉。而和峤呢,把自己的兄弟当成是陌生人,就算是自己园中的李子,弟弟们要吃,都要按吃掉李子的核来计算收钱。这样的一个哥哥,虽然不能说是不孝,但对自己过世的父母怎么可能有那么深厚的感情?不外乎是用来博取自己名声的手段而已

    知乎上有人说,这两人都是为了博取名声。以下是内容:

    王戎是一个心机深沉的人,总体上他的特点是聪明,玄学造诣高,十分精通官场权术,贪婪小气,看人超级准。

    以他深入骨髓的贪婪能在年少时为了刷声望,不接受父亲属下的捐赠,可见他是一个多么有心机的人物。再看后来那些不断帮他刷排名的都是些什么档次的人物,你就会知道他多会处理人际关系了。

    直接说本段的内容。王戎母死,当时习俗要求结庐寒食守孝三年。这个礼法很严格苛刻。当然晋以孝治天下,无数人想通过苛刻的守孝行为来博取名声-举孝廉。作为名士首领的王戎和侨也必须做到很严格的标准才能不掉粉。

    说道这里琅琊王氏靠的是什么起家的?孝啊!二十四孝第一就是他家啊。所以再玩苛刻的守节这一套的话,王戎根本不可能突破前边那位走哪贞洁牌坊跟到哪的族爷爷王祥。

    王戎多精明啊,他敏锐的发现了玄学给社会带来的新变化,搁现在就是一个时髦的名词:互联网思维。即:超越了礼法的行为,经过合理的炒作,会比单纯守礼更有卖点。

    他怎么办呢?天天吃肉喝酒,跟下人戏耍玩闹。但他不傻,一定给人留了逻辑思考的余地,他在消瘦,胃病也越发严重,神情越来越黯淡。正所谓哀莫大于心死!--你应该看看王戎传,他可能是惠帝那将近二十年间,全中国最好的演员,没有之一。

    这时候他的那些长期互粉的小伙伴们该登场了,这些人的关系密啊。完全是现在李什么鹏跟那个什么律师一样的关系,大V嘛,必须互刷结党。

    于是和峤的严格按照规定遭罪守孝的行为被解释成遭活罪,也就是虽然很痛苦,但不致命!潜台词是境界不够。而王戎的行为被解释为心死了。虽然行为不当,但这都是王太过哀伤了所导致的。死孝就是心死了。这样的境界就太高了!于是,名声更上一层楼了。

    这其实就是一场虚伪的谁敢比我惨的游戏而已。

    这也就是为什么和峤实才要强于王戎,但名声要落后人家不知几层楼的原因。

    世说新语把这事当成真事了,想拿它教育后来人,但王戎和和峤的动机都没有想象的那么单纯。

    王戎凭什么晋身竹林七贤?凭什么在八王之乱的十几年间,一直站在暴风的正中心而不倒?在那么乱的年代凭什么得了个自然死亡?凭什么帮助王衍给琅玡王氏定下狡兔三窟之计?琅玡王氏后来又凭什么成为东晋第一门阀?这些你都可以想想。

    史书描写的太简了,很多需要你自己脑补。世说新语最好看完一个故事,再看看余嘉锡注释,再看人物的传记。这样才能看明白世说每段的精彩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德行第一(十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vbsv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