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朋友有一次聊天说到:
“新年大扫除时,帮儿子整理上学期用过的书和本子,发现他有很多作业本都没有用完,有的写了一半就不用了;有的甚至仅仅在封皮上写了班级和姓名。
年年整理孩子学习资料,都经常有这样的情况,每次讲了孩子总是听不在意。”
因为这种事,她也常常教育孩子要使懂得珍惜,——自己当初上学时家里经济条件不好,舍不得浪费经常把一个本子反复用多少遍的光景。
有时候~
拥有的太多,反而不去珍惜。
这让我不禁想起,自己去年立下的一年要看30本书的flag,还有积攒的N多还没有看完的书和资料。家里堆了很多的书没有去好好看,这样不就是和孩子浪费作业本性质差不多吗?
拨拉朋友圈,刷抖音,看各种天马行空的网文,就是看不进去有一定深度的论述和文章。于是兴头来了赶快买书,不断的下单很容易,却总是读不完。
可是
总有一些人,能长期大量的涉猎知识,并不断进行有影响力的影响和产出。
比如主持《中国诗词大会》和《朗读者》的董卿,长期读书因此“富有诗书气自华”,让网友发自内心的感叹: “一颦一笑,一字一句,都散发着魅力!”
又如写作营的教练——周亚菲,5年的出版人,策划《刻意学习》《记忆魔法师》《魔鬼聊天术》等畅销作品,年读200本书,尤其喜欢学习成长类的工具书。业余时间运营两个10W粉丝的微博@读书笔记PPT 和@读书控。
有的人会说:“这些都是成功人士,没法可比。”
可微信公众号中就有很多普通人能够始终如一的坚持做事而收获巨大,比如天天日更的周振兴。
读书,写作,是一辈子的事。
写作写不出来,读书读不下去,到底怎么办呢?
带着这样的困惑,直到我遇到了秋叶大叔。
我向他咨询了一个问题:
“请您给制定:对于纯小白写作最有效的3个月达成的实施步骤手册。现在接触的资料和信息太多,却经常写作、读书半途而废,反而无所是从?
大叔回答:
“建议你把三个月写作换成在三个月内把相关图书做一次系统的主题阅读,好好积累。
真的需要——有效的阅读
有效的积累和输入才能实现有质量的输出。
有效阅读从三个方面实现:
1、明确读书目标
素材方面:想写作越写越好,需要进行专门的主题阅读。从图书中学习思维与框架规划;从优质题材中总结经验,向杂志和爆文学习排版、结构布局和用户思维。通过进行专门的系统训练,丰富和完善自己的写作框架与素材。
流程规划方面:要制定自己的年度读书计划与数量,先清理自己已有的书单,选择自己的读书优选级别,排除干扰,补充搜集适合自己的书目清单。用排程让自己有计划有节奏的阅读,实现时间和获取质量的高效。
2、自主学习总结,形成自己独特的读书和书评的模型
别人的知识和书始终是一种外部经验,自己的总结和心得才是属于自己的内化能力。

3、用输出倒逼输入,不断提高知识迭代能力。
一定要每天坚持记录写作。“先完成再完美”,只有不断写作才能完成从小白到高手的进化过程,别无他途。
从深入的读书抓起灵感的火花,使所思所感源源不断的输出,让文章顺畅从笔下流淌而出。

做什么事有那么难吗?——下定决心就好。
正如前两天,儿子班级举行的主题班会。
当面对即将到来的升学压力,同班好友分享到自己的心得感悟:“面对恐惧,唯有学习!”
人生就像一场漫长的长跑,那就让我们用书滋养心灵,让自己去独立思考,并持续努力。
最后与孩子一起共勉:
“面对困惑,唯有读书,面对人生,唯有写作”。
当你不断收获与链接他人的思想,读书真的是一件快乐的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