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林格的《九故事》。
为什么不安利他更为人熟知的《麦田守望者》?
原因很简单,你多半和我一样,琐事消耗了白天大量精力。再看那种长篇大论自说自话的小说,稍稍有些吃不消。干脆床头放本短篇小说集,睡前读一两个浓缩在三五页三五十页色彩斑斓的故事,合上书,关上灯,窝床回味故事中的一切有情众生,睡意渐浓,佛系或丧气的一天,就这么过去了。
《九故事》顾名思义,九个没有内在联系的故事,战争创伤、婚姻关系、母子情感等多个元素构成了这本集子,塞林格娴熟的写作技巧,头一次觉得,短篇小说可以写的如此动人。
第一篇《逮香蕉鱼的最佳日子》,情节平淡的像白开水,参战归来的西摩和新婚妻子度蜜月,妻子在旅馆和她妈妈打电话,海滩上西摩和一个女孩玩逮香蕉鱼的游戏,回到旅馆,西摩看着熟睡的娇妻,用某种方式结束了生命。读完这个你的反应很可能是这样:这特么也叫故事?
这特么是一个好故事!
《威格利大叔在康涅狄格州》讲述一个好姑娘的爱人参军时意外死亡,现任丈夫无法弥补她爱的缺失,这个故事验证了海明威“冰山理论”,没有心理描写,只有对话和动作神情,从好姑娘和闺蜜扯皮叙旧,塞林格的文字像摄像机一般,对准了好姑娘内心无言的痛苦,结尾那句话,直接让我红了眼圈。
《为埃斯米而作》讲述了一个美国大兵前往英国参加二战,战前漫步于教堂,认识了一个小他十多岁的女孩埃斯米。埃斯米带着她父亲留下的手表,父亲死于战争,她还有一个弟弟,父亲很爱这个儿子。餐馆里短暂的接触,两人约定互通信件,但是战争大大延缓了大兵收到埃斯米寄来的第一封信,故事前半部分厚厚的铺垫,结尾大兵看着埃斯米的信,拿着埃斯米送给他的信物,又一次触动人心。
“我经常想起你以及一九四四年四月三十日三时四十五分到四时十五分钟共同度过的那个极其愉悦的下午,我写的这么详细是怕你也许忘了。”
塞林格写短篇小说有个特点,总是不厌其烦的描述细节,看到每一个故事的结尾,我们不免回到故事开头,继续寻找作者埋下的线索或者若隐若现的关键细节。第一篇的香蕉鱼,塞林格没有傻傻的介绍西摩出生在哪,家庭背景如何,而是采用大量人物对话,让读者从对话里塑造西摩的形象。我们像一张过滤网,网眼太大以至于漏掉了一些内容,不得不从结尾再次回到开头,重新读一遍故事。
一个牛逼的作家,可以通过平淡如水的描写和缺少强烈戏剧冲突的对话,把故事讲得余味悠长,塞林格就是这种作家,九个故事,松松垮垮的情节,你抓不住作者的思路,可是看到故事结尾,你只能默默的说,哇,好棒!
看短篇小说比看长篇小说更容易提升写作技巧,《九故事》有一些技巧值得练习,比如第一个故事,教我们怎么用对话揭示人物背景,免去了常规开场时介绍人物干巴巴的感觉;《威格利大叔在康涅狄格州》这个故事可以对话转换的技巧,其中有这么一段对话:
“我可一点也没瞎说,那笨蛋。为了让她跟咱们呆在一起,我什么劲儿全使出来了,光剩下没让路易去跟她睡觉了。现在我真后悔我——你那玩意儿哪儿来的?”
“这个吗?”玛丽·简说,摸了摸她咽喉处的一只浮雕饰针,“你还不知道,我在学校时就有了。原先是我母亲的。”
两个人对话,可以从讲述一件事情自然而然跳到另一件事情。每次看一些新近作者写的东西,她说,他说,他愤怒的说,她笑盈盈的说,不断用Ta说,Ta怎么怎么说,不是说不能用而是讨厌接二连三的使用,重复多了看着略心烦。
《九故事》里的每一个故事,看一遍可能看不懂,甚至第二遍第三遍也有些懵懂,这时候再多读几遍或者放下这本,读些其他人的短篇小说,回过头来再读它,你或许发现《九故事》很有味道。
九个故事没有合家欢大团圆喜气洋洋的happy ending,塞林格把悲悯诉诸笔端,描绘了一些人苦苦挣扎着维护自身的生存,有的失去了目标,有的迷失了方向,然而这本书隐约泛出微光,恰似嘴唇美丽而双眸澄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