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事情没有去做,或者做了没有成功,不是我们真的做不到,而是我们认为我们做不到。
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自我效能感, 最早提出自我效能感这个概念的,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他给出的自我效能感的定义是: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
作家郝景芳谈儿童的“快乐教育”时这样说,每个孩子都期待自己被期许,期待他人认可自己的天赋,期待看到自己的进步,期待在挫折与困境中有人能锲而不舍地说“别放弃,你可以的,你就差一点点了”。一旦孩子感受过被人信任和自我进步的喜悦,那么他将不会把努力当作快乐的敌人,因为他能感受到自己的内在生命在生长。那就是他未来抵抗困境、破茧成蝶的唯一力量,也是最长久的快乐源泉。
这种内在生命力,就是自我效能感了。
我们面对一些”挑战“时的畏难情绪,没心情,拖延等,大都是自我效能感低的表现。
孩子越小,越是培养自我效能感的好时机。虽然错过了好时机,成人仍然可以培养自我效能感。
武志红老师提出,成人锤炼自我效能感的办法至少有两个:一个是试着先去做好一些挑战小的事,然后不断升级事情的难度,先在头脑上知道通过时间的累积和空间的变换,只要不断累积投入,你的经验和能力都会增长,事情实现的概率就会增加,另一个办法首先在头脑上告诉自己有时间这回事,只要我不断坚持下去,胜利就可能到来,并且寻求大家的支持、鼓励和认可。将死本能转换成生本能。
我非常认同古典老师对写作的描述:
当文字慢慢从你指尖流出,糟糕的天气、城市、雾霾变成一种能够用你所掌握语言构成的意向,你似乎获得了一种上帝的视角,这个视角让你觉得,就这样安静地看着这个世界,就很好。
很多人都认为,写作是在记录自己的思想,他们以为自己的思想是一个窗明几亮的房子,而写作是这个房子的照相机。其实他们错了,写作是一个你心灵的深深树洞——当你对着里面说话,你永远也不知道会有什么东西从里面冒出来。所以即使你既不开心,也不郁闷,试着向这个树洞里面走走,你也会惊喜地发现,你永远不认为自己会想到的东西。
有时候,我也冷静写作,因为写作能记录我的思考脚步。写作能让一个人的思考走出去10步,等一年以后重新看自己的文字,你还可以继续向前走。
还有些时候,我为了让自己相信而写作,因为当你在说语言,语言也在说你。
当然当然,也有一些时候,我为了影响人而写作。
写作是一座桥梁,他链接现在和过去,连接不同的城市,不同文化的人们。
我是一年前就想要开始写作的,这一年断断续续看过古典、郝广才、王烁的写作课、新生大学的写作文章,唯库的写作课视频,等等。可是一直没有坚持下来。
最近看了一篇文章《网络流行语,正在让你越变越蠢》,文章结尾这样写到:
我们漫不经心地敲打键盘,用网络流行语不假思索地组织着句子。
那些本该被表达的心声同时也离我们远去。
于是,在未来的某个时刻……
我们只能在他人嘴里,听到自己的心声。
在他人的嘴里,听到自己心声,这多么可悲呀。这又提醒我,要开始写作了。
培养自我效能感不能写作的背后,是自我表达能力的匮乏,也是逻辑思维能力的匮乏。同时,写作本身,也是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和自我表达能力的工具。
在知识信息越来越碎片化的现在,感受也越来越碎片化,碎到稍稍搁置以后,就被覆盖,像从来没有存在过一样。生活中有用便签记录思考和感受的习惯,但总是零碎散乱的,认真写下来,再感受,提炼,让写作协助自己思考,记录真实的见闻、感触和思考,记录真实的生活。它们就能沉淀在记忆里,让自己生活得丰富而有觉知。
这就是写作对于我的价值和意义。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就是现在。所以不要再为一年前没有认真开始懊悔了,不让一年后的自己懊悔才是现在可以做到的。
懂得了所有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可能就是没有足够的自我效能感真正地付出行动吧。
所以,开始吧,开始可能是难的,甚至对于我来说一定是难的。那么就降低要求,先有保证数量,然后逐渐提高质量要求,培养自我效能感。
希望一年后再看这篇文章,能看到自己的稚嫩,能把它编辑得更好,虽然现在这样写下来费了好大力气。
Anyway,我开始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