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8
录取吧
6月的7,8两天,是很多人人生中很重要的两天,毕竟这关系着自己未来几年要在什么样的大学里读书,关系着高中三年甚至十几年努力读书的效果大检验。
今天是6月7号,高考第一天。
看到朋友圈和QQ空间都充斥着美好的祝愿,自然而然地想到了两年前,自己的高考。
平平淡淡,除了睡不太好之外,一如平常。没有紧张,只是很平和很机械地答完了所有的题,跟自己的三年高中告别。
其实想到的是高中三年,尤其是高三那年,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老是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现在好好努力,到了大学就轻松了,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我认为这是句鬼话。
高中三年,大家都拼了命地背题刷题,消息闭塞。差不多唯一的信息来源就是老师,对老师的话深信不疑奉为圭臬。
我相信很多很多人都信了老师这句话,觉得高考就应该是学生生涯最辛苦的时刻,此后道路平坦高枕无忧。
并且真的,在步入大学后晚睡早起旷课打游戏没有目标没有方向,认为肆意玩乐才是对自己拼命的高中时光最好的补偿,更何况,老师也那么讲。
但是,我希望,无论是这两天坐在考场上的高三同学,还是已经进入大学的大学生,还有还没有踏入考场的高中生,都把这句话当做玩笑话吧,听听就好,千万不要放在心上。
的确,站在老师的立场,这句话的确可行,就像曹操的“望梅止渴”,效果显著,屡试不爽。
学生会在最后的关头,咬紧牙关,拼命地冲刺。
然而站在学生的角度,这句话或许弊大于利,消极影响可能更胜过积极影响。
我更希望,每一个学生都能知道自己的理想,高考的确重要,但不要把高考当做唯一的人生之光。每一天都踏踏实实地度过,充实而快乐,而不是竭尽全力地透支一阵子,需要用后期好长好长的时间去休养。
看过几次这样一段话,觉得很有道理:其实文凭不过是一张火车票。清华的软卧,本科的硬卧,专科的硬座。火车到站,都下车找工作,才发现老板并不太关心你是怎么来的,更关心你会干什么。
高考之后,成绩发布,几家欢喜几家愁。这都是很正常的现象,可以理解,但是我希望,你们能知道,高考绝对不是终点,什么关键节点都不能算作终点,人生没有所谓“终点”。无论成绩好坏,我希望你们能尽快调整,平和对待。
无论多么累,多么疲惫,我希望你们调整过来后,不要继续在大学里无谓地玩乐。
大学并不是玩乐的地方,通过高考并不是万事大吉,在985大学里拼命地玩乐最后也很可能找不到工作——大学并不是保障网;二本学校也不是放纵自己自甘沉沦的借口——我见过在二本学校里同样努力同样积极的人,优秀得发光。
我很喜欢比尔盖茨的那句话,“难道坐头等舱会比坐经济舱先到达目的地吗?”
最重要的,大学只是一个过程,一个学习、提高自己的过程,也许好一些的学校条件好些,但最重要的还是个人的修行。
我希望高中老师能少说些这样的话,毕竟这些话跟“望梅止渴”还是有差距,“望梅止渴”效果显著,这些话也是,然而却有副作用——那是多少人正芳华的青春啊,浑浑噩噩地说扔就扔了,怎么不让人痛心呢?
高考之后也不轻松,你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想成为什么,而不是一味傻玩傻乐,在人生这条路上,根本没有“终点”,终点只有一个,那就是死亡。我更希望,每个人都能怀揣着自己的梦想,一步一脚印,踏踏实实,不紧不慢地前行,不懈怠而让自己日后后悔;不拼命而让自己受伤疲惫。
图片来自网络那样其实更好些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