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只是道听途说听取别人的意见,没有经过你自己遵循理性的逻辑验证,那么不管别人的见解有多“理性”,这都不是真的理性。”
01
—
看待一件事情,有人会偏感性,有人会偏理性。
偏感性的人倾向于遵从主观情绪感受,讲态度、 谈想法。
偏理性的人倾向于遵循客观事实依据,讲道理 、谈逻辑 。
举个当下房地产的例子来说吧。
感性的人会说:现在的年轻人跟过去的人不一样,他们都不喜欢买房了,那么房子未来肯定就卖不掉,房地产市场会崩盘,泡沫也将破裂。
理性的人则会从周期的角度去分析:目前经济处于衰退周期,建房的比例就会降下来,但等到经济好转,需求再出来的时候, 市场上很有可能是供不应求的,那么房产市场价格就会强劲复苏。
看了以上两个不同的观点,你会不会觉得理性的分析有些道理?
但我要提醒你,你以为的“理性”并不是你自己意识上的理性,
或者可以这样说,
如果只是道听途说听取别人的意见,没有经过你自己遵循理性的逻辑验证,
那么不管别人的见解有多“理性”,这都不是真正的理性。
02
—
是不是有些绕?
我们再来举个例子:
假如有人告诉你买房可以对冲通货膨胀,然后从金融、经济、财富管理等各个方面给你做了一个完整的分析。
听完后,你可能以为真的学到了这样一个道理:“买房能对冲通货膨胀”。
但我想提醒你,这个说法不管别人说得有多么正确,都无法保证你的投资不赔钱。
因为你投资的时机不对,买入的成本价格如果太高,就什么道理都不管用了。
所以我认为理性的前提是:
你可以听取别人的观点,不管是感性的还是理性的,
但这些也只是你的输入,而且一定是参考。
你要做的,仍然需要独立思考,进行逻辑判断与分析,
甚至经历试错,去发现其中的问题。
03
—
我前些时候比较讨厌网上的心灵鸡汤。
认为这些心灵鸡汤纯粹是感性,仅仅从情绪和心理上来忽悠人的。
但现在看来,其实有些还讲得挺好的,只是我自己消化不良,是我自己不够理性。
比如,有人会说:让思考成为习惯,缺少思考的人,注定无法掌控自己的人生。
但如果你把这句话当成是一个输入,然后你用自己的思维逻辑来展开分析,那么这句话会成为你自己的理性总结。
因为人的大脑本质上是一个“思想机器”,
它的一大作用就是为了反映客观世界。
在我们活着的每一分每一秒,大脑都会努力接收外界的信息,
通过这些信息,在大脑内部构建出一个“主观世界模型”。
这个模型的完善程度,决定了每个人对客观事物的认知程度。
有的人热爱学习、乐于思考,具有系统思维,构建的模型就很“丰满”。
有的人固步自封、不爱动脑,缺少大局观,构建的模型就很“骨感”。
显然,“骨感”的模型是不足以分辨复杂逻辑的。
所以,我们需要保持意识与思维的活力,
在能量充足的前提下,形成思考的习惯。
还比如,我经常会听其他人描述自己,如何一年读上百本书。
但我也听见有些人会说:读书要慢一些,真正学以致用不用读得那么快。
我先试着接受这个观点,然后去实践总结。
我会确保足够的时间读透一本书,并且试着到某个场景中去应用书里的知识。
如果一本书用很短的时间就读完了,啥也没经历,啥也没应用,就等于没读。
04
—
最后,总结一下:
看待一件事情,总有人会偏感性,也总有人会偏理性。
但如果只是道听途说听取别人的意见,没有经过你自己遵循理性的逻辑验证,
那么不管别人的见解有多“理性”,这都不是你自己意识上的理性。
其实有时候,别人感性的东西还真的讲得挺好的,
只是我自己消化不良,只是我自己不够理性。
所以,不管是感性的还是理性的东西,
这些都可以成为你的输入与参考。
你要做的,是独立思考,进行逻辑判断与分析,形成自己的理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