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直说八十年代,那是激情的年代,启蒙和觉醒的年代,浪漫而沉重的年代,抒情与思考的年代。但随着九十年代到来,这个年代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沉重走向轻佻,从思考转向嬉皮,是市场经济带来的风气,多元而斑驳,也就是此刻知堂梁实秋林语堂张爱玲,还有更多曾经被屏蔽的作家作品,开始进入人们关注的眼睛。
严格上说,此时代在文学上的转折,不是在九0年,而是在九三年,以《废都》《白鹿原》的出现为标志,文坛上弥漫着一种颓废的风气。从八十年代的思考、寻根,转为浮躁、颓废。此时已经开启了文学后现代的种种风气,推波助澜,至二千年愈演愈烈,已经是一个杂色的世界,文学越发去除神秘感。消闲和娱乐的份量越发的大,什么都可入笔下,如诗坛就有了垃圾口水下半身种种,从纯美写作到原生态写作,从精神维度的抒写滑向物欲的沉溺。或者,有自觉意识的作者,开始转向在场的历史记录,发生的现场感,更加强调。欧阳江河说,这是中年的写作,趋向于肉身的沉重的写作。
对肉身和物欲的关注,以及饶然兴致的描写,有一种赏玩的病态。这似乎不健康,又何尝不是一种另类的觉醒,对人自己的发现和发掘,让人们更接近于人性。于是,人们质疑那种“灵魂工程师”的说法,打破这种禁锢,甚至冲击着体制的约束,这或者是人的回归。总之,九十年代是一个激荡而值得关注的年代。
进入二千年之后,网络开启了全民写作的狂欢,却也使文学进入了寻常百姓家,写作成了容易的事,谁都不把它当回事了。于是,种种的分化使写作的人不再以作家的荣光为神圣,有的甚至以不加入作协为荣,如韩寒者。而互相的攻讦和瞧不起,则使世界被搅成了一锅乱粥,你写你的,我写我的,金钱的作用被赤裸裸强调,文学已不再崇高了。有人说,这是一个乱象丛生的时代,真的吗?我倒觉得,分化严重,充满了种种可能,富于蓬勃生机,远比一种声音,以及万马齐喑要好。
未来走向如何?我不是星象家,却也可以预见,不可言也。倒不如赋几句打油:寄居天上楼,淡淡写风华。不管闲云去,西边噪暮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