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陆澄录》48 心如镜子

《陆澄录》48 心如镜子

作者: 庆哥的修行 | 来源:发表于2020-06-30 07:01 被阅读0次

原文:

曰仁云:“心犹镜也。圣人心如明镜,常人心如昏镜。近世格物之说,如以镜照物,照上用功,不知镜尚昏在,何能照?先生之格物,如磨镜而使之明,磨上用功,明了后亦未尝废照。”


大致意思是:人的内心就像一面镜子,圣人的心是一面非常光亮洁净的镜子,常人的心是布满灰尘的镜子。世人的“格物”,是在照见物体的“照”上用功,阳明先生的“格物”,是在镜子的打磨光亮上用功。镜子的光亮程度,才是我们能看清物体的根本。

而看清事物根本,从而做出正确决断,便是我们为学的目的所在。但是,人对于一件事,往往有两套解读方式,因为不同的心境,会带来对一件事不同的看法。

前几天朋友讲到一个故事,说到他们老家,十几年前有一个餐厅经理,遇到顾客投诉:菜里有苍蝇。这个餐厅经理得知此事,直接当着顾客的面,将苍蝇吃了下去,然后顾客投诉不了了之,如此魄力,保护了餐厅利益,令人“佩服”! 后来,该餐厅在这个经理的带领下生意蒸蒸日上,现在,她在地方的餐饮行业也是小有名气。

如果换做以前,我会对这个餐厅经理表示佩服,因为她真的做到了“尽职尽责敬业”! 然而现在我听到这个案例,第一判断是,这人一定不幸福,因为她违背了我们所熟悉的做人最基本原则,诸如“诚信,仁义…”,根据因果法则,她如果依然是十几年前的做人做事方式,她现在在餐饮业的名利,必然无法持久。

之所以看一件事,我前后会有不同看法,是我清楚的知道,我以前的内心,就是一枚昏暗,布满灰尘的镜子,无法照间镜前事物的本质,而现在,通过每天学习,反省,这面镜子,相比过去已经干净不少。所以,照见同样的事物,与过去相比,会显现不同样子。

镜子上的灰尘,如同贪嗔好恶及各种妄念,会干扰我们对真实世界的判断,修身的目的,就在于擦去镜子灰尘,让心体光明,得到世界的真相。这是一辈子的功夫,至死方休。

相关文章

  • 《陆澄录》48 心如镜子

    原文: 曰仁云:“心犹镜也。圣人心如明镜,常人心如昏镜。近世格物之说,如以镜照物,照上用功,不知镜尚昏在,何能照?...

  • 陆澄录

    44.陆澄录 44.1~44.10 【44.1】陆澄问:“主一之功。如读书则一心在读书上,接客则一心在接客上,可以...

  • 【晨读笔记:王阳明《传习录》(24)】

    陆澄录【1】 【原文】 陆澄①问:“主一之功,如读书则一心在读书上,接客则一心在接客上,可以为主一②...

  • 传习录三

    卷上·门人陆澄录 〔1〕陆澄问:“主一之功,如读书,则一心在读书上。接客,则一心在接客上。可以为主一乎”?先生曰:...

  • 感恩日记

    感恩日记2022/09/16总2156 美好的一天从学习阳明心学开始。今天继续学习《陆澄录》。陆澄问:“心...

  • 感恩日记

    感恩日记2022/09/16总2156 美好的一天从学习阳明心学开始。今天继续学习《陆澄录》。陆澄问:“心...

  • 感恩日记

    感恩日记2022/09/16总2156 美好的一天从学习阳明心学开始。今天继续学习《陆澄录》。陆澄问:“心...

  • 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走近先贤王阳明之二十

    《传习录》陆澄录的第四十五篇原文如下: 曰仁云,“心犹镜也。圣人心如明镜。常人心如昏镜。近世格物之说,如以镜照物,...

  • 【传习录读书札记98】如何才能内心宁静?

    陆原静,即陆澄。《传习录》第一录是徐爱录,第二录是陆澄录,第三录是薛侃录;第一书是《答顾东桥书》,第二书是《启问道...

  • 《陆澄录》

    今日践行《陆澄录》第三十篇文章,我们知道天下的道理只有一个,用阳明先生的话说,就是圣人几千年传下来的那点真骨血,抓...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陆澄录》48 心如镜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vhtq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