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陆澄录的第四十五篇原文如下:
曰仁云,“心犹镜也。圣人心如明镜。常人心如昏镜。近世格物之说,如以镜照物,照上用功。不知镜尚昏在,何能照?先生之格物,如磨镜而使之明。磨上用功。明了后亦未尝废照”。
“曰仁”是王阳明弟子徐爱的字,这段话的意识是:徐爱说,人心就像。圣人之心像明亮的镜子,普通人的心就像黯淡的镜子。近代朱熹的格物学说就像是用镜子照事物,但只会在照上用功,不晓得镜子本身还仍旧是黯淡的,这怎么可能会照清楚呢?先生的格物学说就像是在打磨镜子,使镜子本身变得明亮,把功夫下载打磨镜子上,镜子明亮后再照,是不会影响照亮事物的效果的。
看完这一篇,我久久的将思绪停留在了“先生之格物,如磨镜而使之明。磨上用功。明了后亦未尝废照”这句话上面。
的确,人心如镜,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面属于自己的镜子,既能照见别人,也能照见自己。这面镜子究竟该怎么用很重要,而这是一面什么样的镜子是乎更重要。
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现象,一个公司,员工总是在抱怨着老板,老板这个品牌挑选得不够大牌,那个上样产品挑选得不适合市场,价格定得太高,营销方案做得不够吸引,门店选址不够旺,店面装修设计得不够漂亮,导致自己卖不好产品。可是就是没有人能具体的告诉老板,什么样才是最好!
而做老板的呢?员工说的每一个问题都会不停的思考,不停的找方法,不停的测试,总是想尽一切办法希望能够做到好,常常想到殚尽竭虑。
可是,到最后你戳心的发现,不管如何调整,总有人会说不好,总有人会找到各种理由来为自己的工作不到位作推脱借口。
是老板真的做得不好吗?不是!往往那些越没有产出的人,越多抱怨,越多挑剔。说的头头是道,可是做起来他们都是没心又没力。真正认真干活的人根本没时间抱怨,有也是直接给意见。
你是否也会经常听见类似这样的话:那个谁这个事情做得不够好,证明他不够用心。某某人的那个话说得不对,说明他不顾及别人的感受。张三的管理做得有漏洞,所以不能面面俱到。李四的文案写得不够完美,无法真正的打动人心。
这些人心里有一面镜子,不过他们的镜子对着自己的时候是朦朦胧胧的,照着自己很美。而照向别人的时候就赶紧磨亮一些,清晰可鉴的照见别人,以示出自己的明净。
俗话说,站着说话不腰疼,挑刺找毛病谁不会啊?这样的照见有意思吗?
有些人去道听途说了一些所谓的道理,或者去听了一两堂入门级的引流课程,听到了一些所谓的概念。回过头来就开始对身边的人指指点点。
“你这个方法太落后,现在人家已经不是这么干的了。你这个思维已经跟不上潮流了,现在大城市都不流行这样的了。”
“好!你讲讲应该怎么干?什么样的才能跟上潮流?”
“我也还在学习,但是就是觉得你这个不对,提个醒。”
真的谢谢,一知半解,你这个醒不提也罢!听你瞎掰的功夫,还不如自己花点心思去钻研钻研实际的操作。
这些人的心里也有一面镜子,但是他们的镜子是专门用来照别人的。不管什么人什么事,他总能找到问题,把人家体无完肤的剖析一遍,以显示他自己的厉害。可是你让他给一个可行性的具体方案的时候,他立刻开始各种借口推辞。
有另一种人,对外从来不去轻易评价别人的好坏对错,他们只会默默的对比,并从中发现值得自己借鉴的地方,提升自己。
看见别人言语不当,伤害了身边的人,他们会立刻反思自己,是否也曾经有过类似的言语对身边的人造成了伤害,一旦发现有必定自责而修正,而且还会找机会去弥补曾经造成的伤害。如果没有,他们也会铭记,不会让类似的事情发生在自己的身上。
看见别人的决策失误,造成损失,他们立刻会检查自己,对工作中的每一步操作是否合理,有没有太过主观的行为,会不会也带来这样的意外损失,从而反复检查论证,以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
看见别人的失败,他们从来不会去过多的苛责,因为他们知道犯错是每个人的必经过程,但是自己却会不断总结,清晰明了每一件事情背后的细节关联和逻辑,在发现问题时能够及时的调整,因为他们不断打磨自己的言行和思维,所以他们如果发现别人的问题也能给出真诚且合理可行的建议。
就好像作为一名员工,不管公司给到的条件是怎么样的,既然你接受了这份工作,你就应该要去思考如何克服困难,尽自己所能的去把工作做好,真的有自己的努力也弥补不到,需要支持的地方可以直接给出建议或意见,帮助老板一起把问题解决了,这样你的存在才会有意义,你的照见才有意义。
如果说照见别人是一种洞察的能力,那照见自己就是一项高深的修为。能力可以习得,修为却不易获得,因为这需要不断的打磨自己。
我们固然需要可以洞察世事的能力,帮我们去认知这个世界,但是我们更加需要的是照见自己,打磨自己。
只有将自己打磨得通透且能照见自己的优点,缺点,知道自己能从什么地方去帮助别人,又需要在哪些地方去吸取借鉴别人的长处,我们才能够更好的与人相处,应对生活。
澄明的内心能够让我们更好的去感知自己以外的世界,我们的内心能够先清楚的照见自己的善恶优劣,才能接纳人性的残缺。这也会促使我们更加通达的去面对外界的是非黑白,能够理解应该理解的事,同时也能试着去理解不能理解的事。如此便会少了很多责难和抱怨,也会少了很多无谓的伤害。
人心如镜,先见自己,方可以见天地,见众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