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年味儿渐渐淡了。加上我的年龄也大了些,就不会像以往的时候在春节的时候,挨家挨户拜年了。手机拜年成了主要方式。打个电话,甚至发个微信就算拜年了。
我记得小时候,在正月初一的清晨,家里要端出几个盘子,里边放着花生毛嗑糖块儿。甚至还有几棵香烟。摆在柜子上,等到家里来了拜年的人,赶紧放在来人的面前。母亲说道:“来来,吃块儿糖!”或者抓过一把瓜子:“嗑瓜子吧!”
因为那时候,家里条件很不好。一年到头,也不买瓜子毛嗑,糖块儿也很少买。过春节了,就买一点儿,端出来让来的人吃。那些橘子苹果,都是摆着做做样子,来的人也不会真的去吃。因为他们家里和我家是一样的情况。
我在穿戴好新衣服之后,就会去拜年了。
先到自己的爷爷奶奶家。见了爷爷奶奶,就磕头,大多数时候爷爷奶奶坐在炕上,我也在炕上磕头。实在特殊,就跪在地上磕头。叔叔大伯我就行礼了。嘴里不停地说:“过年好”。
放在今天,磕头之后,行礼之后,红包肯定拿不过来。那时候,没有红包。至少我的印象中,从来也没有在什么地方得过红包。
想到这里,不由得感叹。生活变化大。如今的红包已经成了标配。今年过年,给孩子们的红包就包了几千块。
在爷爷奶家里,如果没有遇到叔叔大伯,就到他们的家里去。一样的行礼,说吉祥话。
然后,就按照关系的远近,去本家一些人家里去拜年。到了大伯大娘家,也会受到热情招待。他们问东问西,打听一些家里的事情。比如,来客人了没有,家里做了哪些好吃的菜?新的衣服在哪里买的?呆上几分钟,我就告辞了。
那时候,我可能就会遇到堂兄们,我就随着他们,走进一家家一户户。像我一样大的孩子们,也在街头,进东家出西家。络绎不绝。过年好的问候声此起彼伏。
除了本家,我还会去一些自己的小学同学家。
这样一个早晨,在小小的村子里,大街上人来人往。
除了孩子,许多大人也在出来拜年。家族大的,人就多。一行队伍, 人多成群。场面真是壮观。平常的时候,难得一见。
我们这些小孩子拜完年了,就开始几个人围在一起,掏出衣兜里的小鞭放起来。街道上不时传出“啪啪啪”的鞭炮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