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激励》读后感

《激励》读后感

作者: 可可儿妈 | 来源:发表于2020-03-18 22:23 被阅读0次

    这段时间陷入很多的自我怀疑,觉得自己没有激励别人的能力,怎样才能激发孩子的内动力?是我一直以来非常困惑的问题,所以看了这本书的标题就看了。

    看完这本书,心里颇多的感慨,就是自己关于激励的认知还是停留在太浅层次上面。曾经李孝来老师说过,让家人朋友不断地成长,变成更好的自己。《激励》这本书更好的诠释了这一点。

    人没有内动力,最根本的原因其实是害怕失败和害怕拒绝。让一个人重新塑造自我认知,感受到自己是有价值的,重要的,有头脑的,有能力的。

    这个绝对不能靠简单的几句空洞的话语就能够达成。以前我曾经去过一个教育机构,他说不能对孩子有高期待和高要求,而这本书恰恰反驳了这一点。

    从入职伊始就对员工委以重任,让他满负荷的工作,然后在伙伴的带领下深入工作现场,熟悉工作环境,适应这种紧张的工作节奏。明确的表达工作预期,就是完成一项目标明确、要求具体的工作。

    “目标明确、要求具体”,这几个字看起来异常的简单,实际上在家庭教育中,很多父母往往不能够精确的表达。

    很多父母只能表达抽象的概念,认真,孝顺负责。但在一件事情上具体的给予怎么样的指导,其实他们自己也是一团浆糊,一筹莫展,或者说根本就没有这样清晰的概念。没有清晰的要求,却想获得具体的结果,无疑是天方夜谭。

    成功的五大因素:

    一、清晰的目标和目的。

    二、能够量化的标准。

    三、任务明确的截止日期。

    四、成功的经历(保质保量的标准完成)。

    五、认可和奖励。

    分配工作以后,一定要监督检查工作的进度。这并非是不信任,而是要建立一个正确的反馈机制。这样可以树立员工个人的价值感,增强员工个人的自尊心。

    在家庭教育中,很多父母对孩子提了要求以后就不闻不问,然后就最后期待那个他想要的结果的呈现,最后无疑是失望的。

    在事情进展的过程中,跟员工一起不断的讨论,实际上也是一种激励方式的表现。

    很多父母觉得把学习放手给孩子就对学习不闻不问,然后从来没有跟孩子一起讨论过学习的细节,却希望孩子在学习上硕果累累。他们把这称之为信任,其实就是不尽责。

    激励的3R:奖励、认同、强化。

    奖励分为有形的和无形的奖励,都同样的重要。不但要对员工的工作予以认同和肯定,并且要不断的强化他的这种工作能力,付出的努力,让他的这个行为得以固化,形成优秀的习惯。

    员工取得的业绩分为:普通级、优秀级、惊叹级、双重惊叹级。

    为什么这样划分?我想是表达那种出乎意料的成绩,表达对额外的付出的肯定。

    核心价值观决定了信念,信念决定了期待,期待决定了态度,态度决定的行为,行为决定了最终的结果。

    目标管理是实现成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第1步目标任务要达成一致,第2步讨论实现目标、任务,完成工作的可能方式和方法,第3步明确业绩评估的手段和标准,第4步定期汇报进展工作反馈。

    作为领导,对员工的工作不必事必躬亲地指导。适当的放手,培养他们的自主能力。

    人在职场上的需求分为两种,一种是自主需求,就是成就得到认可和尊重,第二是依赖需求,在这个群体中找到归属感。

    人在家庭中也是如此。孩子在学业上或者其他方面取得的成就,需要得到父母的认可和尊重,同时还要让他觉得他在家庭生活中很重要,父母是需要依赖于他的。

    帕累托原理(又称为80/20原则):20%的事情可以取得80%的成效,同样的也可以说是80%的事情,只取得了20%的成效。所以选择做最重要的事情,这非常的关键。

    零缺陷、高品质工作的价值,就体现在20%的精力,可以取得80%的成效。

    这其实是一直以来我在家庭教育中的误区,我总觉得对孩子提了高的要求,就是吹毛求疵。其实我相信你能够做好这件事情,所以我才对你有高的要求,这也算是另外一种方式的信任。

    有效倾听:1、用心的听(身体前倾,不打断、干扰对方)。2、在回应对方之前做出停顿(停顿的目的是防止对方的话还没有讲完,或者表明你对对方所讲的深思熟虑,也是为了引起对方的注意)。3、用提问的方式予以澄清(你刚才讲的就是什么什么吗?)。4、改述对方的话(就是进一步的确认,让对方感觉到被尊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激励》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vjhy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