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杭州记·叁

杭州记·叁

作者: 秋水浅语 | 来源:发表于2018-07-26 20:26 被阅读22次

筱雅/文

杭州记·叁

7月26日,这是来到杭师大的第三天了,我依然还是没有适应小小的时间差的问题,在学校,几乎每天的工作都会在夜晚十二点以后才能结束,所以通常睡得很晚,早上基本六点天才蒙蒙亮,那时,我们起床,很多朋友都说早晨不想起,需要闹铃响一遍又一遍,而我,似乎在记忆中是不需要闹钟的,生物时钟总会让我按照起床的时间自然醒,因此,来杭州三天了,我的生物时钟打乱了:夜晚习惯性十二点以前睡不着,源于天亮的早,窗户透光,每天却是不到四点就会自然醒来,这两天眼睛酸酸涩涩的,感到睡眠似乎严重不足。

因是合住,同室的老师是个孕妇,每天睡得很早,我每晚不到十点就只能安安静静躺着天马行空胡思乱想,啥也做不了,每天早上早早醒来也是不敢起身活动,就只能躺着静静的在手机上看书,怕打扰她休息,夜里她起夜甚是频繁,几乎每晚都会起夜四五次,弄出很大的动静,可她睡眠却是出奇的好,倒下去,便睡着了,听着她熟睡的鼾声,我几乎每晚极短的睡眠时间里都处于半睡半醒之间,颇有几分苦不堪言。

这些年,为了追求自己的梦想,我抓住了所有可以抓住的机会,走出来,汲取更多的养分,走南闯北,还是走了 不少的地方,可依然还是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来适应。

今天的安排上午是浙江大学教授徐琴美专题讲座《学龄期儿童的心理发展》。

徐教授从发展观、系统观、科学观的个人看法入手,为我们讲述了儿童中期的生理发展、认知发展、社会性和人格的发展内涵。

下午我选修的是资源拓展课:日慈基金会,上课的是李娟老师,课程伊始,她给我们作了日慈基金会的简介,课前,我还真不知道日慈基金会,经她介绍,才知道原来日慈基金会是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指导,以“用慈爱的心灵,唤醒青少年儿童的智慧,改善成长环境,助力心灵成长”为宗旨,定位于“运作型+资助型”, 专注于心灵成长类的项目设计、运作与支持,致力于探寻和推广最有效的心灵教育模式,最终达到改善青少年儿童成长的整体社会环境与让每个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幸福生活的目的。

李老师今天的主题是:积极心理学理念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她从三个方面给我们进行了阐述。

第一个方面是对积极心理学下了一个定义,第二是分析了三个性格优势的课例,第三个是关注积极及应用。

其中课例里的一个案例深深的吸引了我,那就是钟摆的共振现象,从这个案例里,告诉了我们:积极教育的不断扩大,便会产生正面的引导。这是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非常值得去做的一个实践教育。她说:每个人都具备优秀品质的种子,优势就是隐形的翅膀。

在这期间,我们还做了一个有趣的游戏,李老师让我们每个人都画出一只手,然后把自己的最突出优点写在每个手指上,然后又让我们做出选择,一个一个去掉,最后留下一个觉得是最重要的,我在纠结中一个一个撕掉,写上去的时候我觉得身为教师,最该具有的应该是创造力,没有创造力的老师是无味的吧?因此写的时候我毫不犹豫的把创造力写在了我的拇指上,然而让我们撕掉的时候,我却是最先撕掉了创造力,纠结后,觉得与其他的几个优点相比,却是可以去掉的,最后一个个撕掉了,才发现最终留下来的却是感恩之心了,是啊,人,不能忘本!饮水还需思源,一个人,连感恩之心都丧失了,那这个人还能剩下些什么呢?父母养育之恩大于天,恩师的再造重于山,朋友援手之恩深于海...游戏结束了,我似乎更加明晰的看清了自己。

居于班里的几个问题学生,我从昨天到今天,一共听了三个心理学方面的讲座了,感觉收获还是很多。

晚上我选修的是手拉手做教科研方面的主题讲座,执教的是马迎春老师,她是杭州天长小学的一名小学老师。

马老师的讲座题目《图表,怎么用?——图表式作文构思的初探》。她给我们展示了一种支架式的作文教学方法,如此的教学,让思考看得见、让构思可操作、让写作有依托、让写作有情趣。

这种教学思想是来源于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维果斯基认为,在儿童智力活动中,对于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原有能力之间可能存在差异,通过教学,儿童在教师帮助下可以消除这种差异,这个差异就是“最邻近发展区”。

换句话说,最邻近发展区定义为,儿童独立解决问题时的实际发展水平(第一个发展水平)和教师指导下解决问题时的潜在发展水平(第二个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可见儿童的第一个发展水平与第二个发展水平之间的状态是由教学决定的,即教学可以创造最邻近发展区。因此教学绝不应消极地适应儿童智力发展的已有水平,而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不停顿地把儿童的智力从一个水平引导到另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的一种教学方法。

马老师就是把这种教学方法应用到了作文写作教学中了,如此支架式的作文教学在一定的程度之上的确是分解了作文的难度,在一步一步把心理所想画出来的时候,其实作文也就基本上完成了,这就让孩子有话可说,不至于写得离题了。只是我同时也产生了一些疑惑,那就是在画画的过程中是否会占用大量的时间?况且,所有的孩子都能具备画画的天赋吗?而且长期如此支架式作文,是否会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其实任何一个新的教学理念的崛起,都是要有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然后才能看到是否实用于我们实际的教学中来,就如当初的杜郎口教学,翻转课堂等一样。

有教无类,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实践与探索中得到更多的启示和收获。

相关文章

  • 杭州记·叁

    筱雅/文 7月26日,这是来到杭师大的第三天了,我依然还是没有适应小小的时间差的问题,在学校,几乎每天的工作都会在...

  • 杭州记2019·叁

    筱雅/文 7月12日 ,在杭州的第三天,今天的安排的课程是选修,我依据自身学科特点,针对目前的教育趋势,选择了绘本...

  • 深海

    墨记·日歌(壹仟叁佰叁拾叁·2022.8.2) · 深海 文/叶潇(湖北) · 1 如若河流真能冲洗大地之上的罪恶...

  • 记——(叁)

    此时是我刚刚洗漱完,躺在床上为你敲打的文字。 我从来都不是一个脆弱的人,我是够理性和认真的,我最缺的就是信心了,与...

  • 知识的堕落

    墨记·日歌(壹仟叁佰叁拾捌·2022.8.5) · 知识的堕落 文/叶潇(湖北) · 1 当我知道,高效运转的毒气...

  • 空白

    墨记·日歌(壹仟叁佰零叁·2022.7.9) · 空白 文/叶潇(湖北) · 1 如果我的来临不能填充这个世界,无...

  • 《浮生楼》目录

    目录完善中…… 【壹】去复来 【贰】石龙记 【叁】蜉蝣生

  • 尘埃未定

    墨记·日歌(壹仟壹佰叁拾叁·2022.2.24) · 尘埃未定 文/叶潇(湖北) · 风停了。没有任何征兆,说停就...

  • 人间世的有趣和无趣

    墨记·日歌(壹仟叁佰叁拾伍·2022.8.4) · 人间世的有趣和无趣 文/叶潇(湖北) · 1 上帝的所思所想,...

  • 关于几个虚无缥缈的名词解释

    墨记·日歌(壹仟叁佰叁拾·2022.7.30) · 关于几个虚无缥缈的名词解释 文/叶潇(湖北) · 1.幻像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杭州记·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vli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