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可能的让孩子多知道一些“知识”,这是父母好为人师或者说是母爱的表现。
其结果就是父母过于认真的对待孩子的每一个问题,这种认真体现在对孩子的每一个问题都要给一个很“长”的答案。
然而,如此不分情况的对待孩子的每一个问题,很容易打消孩子的积极性,甚至会演变成孩子为了支配和控制父母而成为“问题王”。
父母回答孩子的问题要遵循三个基本原则:
1.知道答案的问题,交流时要简短和就事论事;
2.不知道答案的问题,要激发孩子探索的兴趣并提供寻找答案的方法;
3.孩子问完一个问题,却不期待答案就接着问下一个问题,就是在“找茬”,我们要及时停止交流。
孩子的问题无非涉及智力、道德和生活等方面,一般来说,父母多多少少都会知道一些。
对孩子的问题,父母知道答案时,不仅要简短,还要就是论事。
事不过三,“短”就是三句话解释不了的问题,都可以归为父母不知道答案的问题。
“简”就是能用孩子听得懂的语言跟孩子交流互动。如果孩子问:死亡是什么?
父母无需从生物学角度回答死亡是大脑与神经系统中断,使得生命机能停止的结果,更不用说死亡是救赎之类的宗教解说。
“就事论事”就是尽可能的只解释问题本身,不要借题发挥,说一些超过问题之外的“知识”,更不要引申出另外一个问题。
当父母给出太长、太难、太多的答案时,交流就变成了两个人的独白。
如果超过了大脑的承载水平,就会打击孩子问问题的积极性。
除此之外,有些父母在不知道如何解答孩子的问题时,会表现的过于焦虑。
他们过于夸大孩子的每一个问题对孩子成长的影响;甚至会觉得,如果表现出无知,孩子会轻视他们。
事实上,当父母告诉孩子不知道某一问题的答案时,可能会拉近孩子与父母之间的距离。
孩子心想:原来父母和我一样是个人,也有不知道的东西,而不是那个什么都比我强的圣人。
“不知为不知”,父母没什么好掩饰的。
况且,真正不知道的问题仅仅是那些不知道有什么方法可以找到答案的问题。
任何不知道答案但知道怎么找到答案的问题都可以纳入“知之”的范围。
所以对于只是暂时不知道答案的问题,和孩子交流过程中要激发孩子的兴趣,同时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就好了。
当然,最好是两个人一起合作解决。
有些孩子是“问题王”,他们的兴趣不在于知道问题的答案,而是享受父母为自己的问题焦头烂额时,体验到的支配和控制他人的感觉。
这些孩子所问问题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以“为什么”开头,鲜有“是什么”和“如何做”的问题。
这不仅仅是“为什么”的问题通常很难,还在于“为什么”有一种责备的意味,这种认识可能来自父母的日常用语:你为什么总是这么做,我都说过多少次了?
如果父母平时过于严厉,控制欲较强,说一不二,孩子就会感到受束缚。
以至于发现只有问问题时,父母才会表现出和蔼可亲、充满耐心以及饶有兴趣。
那么这种短暂的放松,就会促进了孩子频繁使用这一手段,达到“当主人”的感觉。
父母一般很难发现孩子这种不端的目的,常常把孩子的这种行为视为好学和好奇心强的表现。
正如开头所说,是父母的期望,迷惑了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