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艺术之家
凤姐:没来得及长大的聪明人

凤姐:没来得及长大的聪明人

作者: 潇湘蓝 | 来源:发表于2017-04-25 05:50 被阅读0次

凤姐:没来得及长大的聪明人

潇湘蓝

朋友说的好,贵族小姐要么像元春那样的,高贵大气,端庄沉稳。要么像黛玉那样的,满腹诗书,爱重情深。若偏一点点,便是“元迎探惜”(原应叹息)一路往下跌了。就算是宝钗之机敏,王熙凤之能干,亦都是虚的,一股寒气一声哀。

一、

第3回凤姐出场,“一群媳妇丫头围拥着,彩绣辉煌,恍若神仙妃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下面还有比目玫瑰佩,镂金大红洋缎、五彩刻丝银鼠褂、翡翠撒花洋皱裙。一片金光,满眼眩晕。一是排场大,二是打扮出格。如此,黛玉直觉是“何人如此放诞无礼?”贾母只开心一笑“一个泼皮破落户儿。”一言道出凤姐的张扬和滑稽。

凤姐是出生在王府的盛世末年,“可恨我小几岁年纪,若早生二三十年,如今这些老人家也不薄我没见世面了。” 真正的奢华她没赶上,倒是沾染了一身的骄奢之气,以致于养成了她性格里最大的问题,好出风头。

凤姐嫁给贾琏,看上去是有下嫁的意思,实际上再高的门第再好的人,她家若能攀上,也不至入了贾府。这一点王夫人要清醒得多,她才是两府盛世华年嫁过来的,几十年里看着贾家的日子一天比一天见底。她促成凤姐的婚事,是很清楚两家的实际情况的。

凤姐却不知,看着自己的嫁妆远胜于邢夫人的,还犹自得意,对贾琏也是呼来喝去的。但是她看不到王夫人的冷漠,其实是一种清醒和现实。还有同出王家的宝钗,可有这般琳琅满目的环佩叮当。这两个王家人才是明白的,王夫人几乎很少说话。宝钗说出来的都是有理有识的。凤姐是插科打诨,落了下末了。

二、

凤姐理家,行为处事爽辣,出发点却很滑稽。

凤姐协理宁国府,是她“素日最喜揽事办,好卖弄才干,虽然当家妥当,也因未经过婚丧大事,恐人还不伏,巴不得遇见这事。”兴兴轰轰地赶着凑上来了。凤姐“弄权铁槛寺”是出于“你叫他拿三千银子来,我就替他出这口气。”从卖弄才干到乘势敛财,凤姐从单纯的好出风头变得市侩精明,心也越来越大。

心大,做事便很拼。

协 理宁国府是“卯正二刻”就过来。那是早晨6:30。算上凤姐梳洗早饭备车仆妇簇拥款款步入的时间,她至少在5点过后就得醒了。宁府事完了,荣府也离不开她,“忙得凤姐茶饭也没工夫吃,坐卧不能清静。”如此日夜不暇,结果什么?

第55回,她从元宵过后小产,“一直调养到八九月间,才渐渐起复过来,下红也渐渐止了。”整整大半年的休工歇息,才把血亏阴虚暂时止住,这在一个身强气健,精力旺盛的年轻女人身上是反常的。

此外,凤姐敛财的目的也很模糊。她有了钱干嘛用,她的衣食用度也是有规定的。她享受生活的时候也很少,听个戏还要在贾母身边立规矩,不得受用。所以她的敛财一方面是卖弄才干,一方面也是贾府处处闹饥荒,都需要折变贾母的私房货过日子了,她到处克扣赚利息银子,也是为了手上方便,不至于各处亏空,场面上过不去,生怕别人怪到她理家无能的份上。

凤姐病倒正是身亏,心累所致。

回看她理家,思路也很简单。对下以势压人,对上唯唯诺诺。比如邢夫人挖苦她,她只会忍气吞声暗自垂泪。王夫人一怒,她立马跪下了,声泪俱下。她是怕上欺下,一身贵族的坏毛病。说她刚强,她是一点不敢违背礼制。说她脸酸心硬,实是虚张声势。她是替人办了事且还处处受制于人,其实是个很天真糊涂的女人。

同为理家,贾母是游刃有余,润物无声。王夫人是借力使力,知人用人。宝钗是小惠全大体,上下做人。皆不会轻易动气。凤姐是好出风头,争强好胜,各种预备不足,心力不全,终究最易伤身,而得不偿失。

三、

凤姐之才,不在理家,在于品性之正。

贾瑞起淫心,凤姐一看就明白,没有一丝一毫一秒钟的做作之态。她假意含笑“知道你是个聪明和气的人”,一方面是调皮好玩,一方面是干净磊落。“几时叫他死在我手里,他才知道我的手段!”这咬牙切齿的“手段”两字,也是她一贯的个性。动不动死啊杀的,是孩子的气性。事实上也只是作弄了几天贾瑞,泼了他一头粪便而已。这做法有点上海滩白相人的作风。不讲理但好玩。

其次是凤姐一进门就先把贾琏的房里人全部赶走,看上去是不容人。其实细想,她也是想和贾琏有点夫妻真情。她骨子里也是求爱的。这是人之本性。那些个“贤良”的女人,能眼睁睁看着男人三妻四妾,凤姐的直肠子是想不通,也做不到的。作为一个真性情的女人,这一点,凤姐做得漂亮!

至于尤二姐吞金自尽,凤姐戳中的是她的心病。所谓心病,就是 “品行不端”。凤姐晓得品行是女人的立身之命,她一方面自贞自洁,一方面借刀杀人。这里面凤姐耍的种种心机手段、奸邪妄为,俱是无意识地沾染了贵族世家阴狠的一面。她其实看不到她自己。她若能看懂尤二姐之死正是最后一点尊严,亦能多少明白自己。

杀了人,她也不相信阴司地狱,没有落下心理阴影。但是人间的因果报应,她也一样无知无觉。她看不出贾琏的忍和恨,预计不到被报复的结局。更无远见手段力挽狂澜。如果按照一从二令三人木的过程来看,她一步步往下,却还能逆来顺受,可见愚钝之深,是从来没有觉醒。

她一直都是孩子心性,一味争强好胜,放肆的大笑,放肆地做恶。她的一点小聪明刚好在末世里胡乱闹腾了一把。她是个没来得及长大的女人,善恶一体,祸福不知。

四、

两府之内,只有贾母疼她,她是一个“一群人簇拥,满身富贵繁华”的假象。老人家晚景甚寒,满座端持,唯有凤姐奉承取乐,她得松一口气,且忘了子孙不肖,家族没落。所以,贾母说,凤姐是真孝顺。贾母看待凤姐和宝玉,一个是过去,一个是未来。两个都是虚幻的梦,不能说,唯有竭尽全力,疼爱而已。

贾母一走,凤姐再无人眷顾。世间的狠与恶,爱与恨,渐渐露出端倪。凤姐的现世报应是立竿见影的,“哭向金陵事更哀”,是贾琏休了她,王家也拒之门外。凤姐此时方醒,醒时凄绝,一个“哀”字了得……

想当初,她也只是个好出风头的女人。

谁能料,好出风头,直取了她的性命!

相关文章

  • 凤姐:没来得及长大的聪明人

    凤姐:没来得及长大的聪明人 潇湘蓝 朋友说的好,贵族小姐要么像元春那样的,高贵大气,端庄沉稳。要么像黛玉那样的,满...

  • 第40章 秦氏将死

    凤姐是个聪明人 聪明固然好,最怕的是聪明过头。 凤姐和秦氏走了两个极端,凤姐“狠”过了头,秦氏“懦”过了头。 要想...

  • 凤姐为何没读书

    凤姐小时候没有读过书,可能是家族的传统所造成的。王家可能并不怎么注重对女孩子在诗书方面才能的培养。 从整个封建社会...

  • 红楼梦语(13)|平儿:俏也不争春,无意群芳妒

    平儿姑娘是凤姐的陪嫁侍女,在封建社会相当于贾琏的侍妾,因为和凤姐一起长大,所以二人的感情很深,凤姐对平儿颇为依赖,...

  • 王熙凤和平儿

    凤姐和平儿的关系很像姐妹,平儿是陪嫁丫头,自小和王熙凤一起长大,其实她们的关系不像是姐妹,更像是亲人。 凤姐时常拿...

  • 没长大

    在这样的年纪, 我们好像是长大了 肉体 思想 好像像那么回事了 可做起以前不耻的事来 也理所当然了

  • 没长大💭

    或许我没长大,做什么事情都想要别人的认可,要别人的赞许。有时也想一人默默的做事,但当孤独来袭时总是忍不住寻找伙伴。...

  • 没长大

    貌似每天更新都要进行短暂的思考 人何时才能定义为长大 那句活到老 学到老 究竟指的是什么 在我看来 唯一要学的就是...

  • 没长大

    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飞快,在准备入睡时,苏苏着急地寻找她的数学书,打了一个电话出去,可同学已经睡着了,她一脸泪水,翻...

  • 妈妈,我长大了

    朵儿,似乎说长大就长大了,还没来得及感叹,还没来得及沉醉,她就已经脱离我的翅膀云游在外了! 昨天上...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凤姐:没来得及长大的聪明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vmmz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