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生活家
Find(01)|吧台后的烘焙香气

Find(01)|吧台后的烘焙香气

作者: 伊恩希 | 来源:发表于2016-11-09 22:59 被阅读47次

进入十一月的第二周,开始了周年计划的寻找——未来一年里,跑10家北京最好喝的咖啡店。而我也深知,好喝不好喝,都有自己的评判标准。或者叫它最有诚意的10家店吧。

选了一家距离相比之下最近的,就是这家Barista coffee.在五道营的胡同里,位置好找。

(barista 店内陈设)

第一次和璨单独出去。璨是个精致的女生。长得精致,活得精致。希望自己是个有故事的人,同样喜欢和有故事的人相处。

店面真的不大。比想象中还要小,仅仅能坐下10人左右。一张L型的吧台前坐着品客,后边站着老板。这家店的手冲咖啡很有名,最终还是选择了一壶‘耶加雪菲阿洛默’。它的风味描述是:柠檬蔓越莓桃子蜂蜜

于是就当做欣赏艺术般看着老板做一杯又一杯,一壶又一壶的咖啡。手冲咖啡是目前欧洲比较流行的咖啡品尝方式,与意式咖啡不同的是,手冲咖啡去除了其他因素(牛奶、糖、香料等)的味觉干扰,仅用水和咖啡研磨后的粉末,仅用单一品种的咖啡豆,即能带出咖啡本身最纯粹,最原始的味道——(摘自豆瓣)

(正在做手冲咖啡的帅老板)

由于我的比较慢,就先品尝了璨的那一壶。她的曼特宁甘苦,但是没有酸味。终于,我的雪菲做好,一股蔓越莓的香气飘过鼻尖,从咖啡中萃取而来,真的好神奇。入口时,层次感最强的也是蔓越莓的点点果味,仔细品品,带着一点柠檬水的感觉。总体下来,雪菲是不苦的。

埃塞俄比亚的耶加雪菲(Yirgacheffe)咖啡虽身形娇小,却是温婉秀气,甜美可人。作为咖啡的故乡,埃塞俄比亚上千年的种植历史和加工传统造就了优质的水洗阿拉比卡豆。浅度烘焙有着独特的柠檬、花香和蜂蜜般的甜香气,柔和的果酸及柑橘味,口感清新明亮。不加奶也不加糖,就让丰厚的质感与独特的柔软花香刷过你的味蕾,留下无穷回味……——(摘自百度百科)

(耶加雪菲)

作为一个咖啡的门外汉,真的不懂那么多门类,只是单纯的喜欢而已。或许喜欢的是咖啡的香气,或许喜欢的是咖啡的烘焙过程。就和老板简单聊了聊。

两位老板人很好,请教的有关咖啡都会贴心的解答。有幸,一位是兰州人,一位是北京人。他们都有自己所擅长的咖啡烘焙项,对待每一杯咖啡,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般,从没见过,在热巧克力里拉花,也没见过,做浓缩能做的那么可爱。当我的艳羡显露无疑时,老板贴心地说:拍吧拍吧。哈哈哈,可爱的老板。

店里的暖气开的很足,音乐声量刚刚好。我坐的位置正对着操作间,每个细节都看的到。这家店的咖啡杯就是近似玻璃酒杯的样子,只有做美式才会用黑色马克杯。老板对每位客人都贴心地递上一杯清水,得空自己做迷你杯咖啡尝尝。

这里的客人来自天南海北,各种行业。有个外国小哥,应该是这里的常客,能用流利的中文和老板交流,学了些稀奇古怪的词。印象深的是,他说自己只会一句北京话,就是:腿儿着去,那个er被他拉的很长很长。他还喜欢骑自行车,从我们来,到我们离开,他在巷子里穿行了很多遍。

(可爱的xx浓缩)

很多品客都慕名而来,奔着这家手冲咖啡。然而下次再来的时候,我想尝试这里的拿铁。在胡乱写些什么的时候,自顾自说了一句:想去看看咖啡烘焙的书了。老板却说,咖啡这种东西,要去实践,看那些理论没有用。多尝试别家的豆子,动手操作,才能慢慢懂得其中一二。

嗯,那个学习探知的过程,应该是很有趣的吧。

对于那些很熟的品客,老板会和他们共享新到的豆子。老板不喜欢韩国和美国的豆子,说他们一般都是中焙的。什么是中焙豆子,还真的不懂。

(拉花好看的老板)

在这里的两个多小时,感觉微妙。

竟不知如何作尾。继续寻找与这个城市‘格格不入’的咖啡店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Find(01)|吧台后的烘焙香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vmtp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