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与传统文化想法
每天学点国学(36计)——围魏救赵

每天学点国学(36计)——围魏救赵

作者: 东北三叔 | 来源:发表于2019-05-01 21:27 被阅读5次

第二计——围魏救赵

公元前354年,魏国军队围赵国都城邯郸,双方战守年余,赵衰魏疲。这时,齐国应赵国的求救,派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率兵八万救赵。攻击方向选在哪里?起初,田忌准备直趋邯郸。孙膑认为,要解开纷乱的丝线,不能用手强拉硬扯,要排解别人打架,不能直接参与去打。派兵解围,要避实就虚,击中要害。他向田忌建议说,现在魏国精锐部队都集中在赵国,内部空虚,我们如带兵向魏国折都城大梁猛插进去,占据它的交通要道,袭击它空虚的地方,向魏国的国都大梁(今河南开封)进军,它必然放下赵国回师自救,齐军乘其疲惫,在预先选好的作战地区桂陵迎敌于归途,魏军大败,赵国之围遂解。孙膑用围攻魏国的办法来解救赵国的危困,这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很有名的战例,被后来的军事家们列为 三十六计中的重要一计。围魏救赵这一避实就虚的战法为历代军事家所欣赏,至今仍有其生命力。

故事背景

公元前354年,赵国进攻卫国,迫使卫国屈服于它。卫国原来是入朝魏国的,现在改向亲附赵国,魏惠王不由十分恼火,于是 决定派庞涓讨伐赵国。不到一年时间,庞涓便攻到了赵国的国都邯郸。邯郸危在旦夕。赵国国君赵成侯一面竭力固守,一面派人火速奔往齐国求救(此时,赵国与齐国结盟)。齐威王任命田忌为主将,以孙膑为军师,率军救赵。孙膑出计,要军中最不会打仗的齐城、高唐佯攻魏国的军事要地——襄陵,以麻痹魏军。而大军却绕道直插大梁。

相关文章

  • 每天学点国学(36计)——围魏救赵

    第二计——围魏救赵 公元前354年,魏国军队围赵国都城邯郸,双方战守年余,赵衰魏疲。这时,齐国应赵国的求救,派田忌...

  • 每天学点国学(36计)—李代桃僵

    第11计—李代桃僵 春秋时期,晋国的大奸臣屠岸贾鼓动晋景公灭掉对晋国有大功的赵氏家族。屠岸贾率三千人把赵府团团围住...

  • 每天学点国学(36计)—笑里藏刀

    第十计——笑里藏刀 战国时期,秦国为了对外扩张,必须夺取地势险要的黄河崤山一带,派公孙鞅为大将,率兵攻打魏国。公孙...

  • 每天学点国学(36计)—打草惊蛇

    第十三计——打草惊蛇 南唐时候,当涂县(现安徽省马鞍山市下辖的一个县)的县令叫王鲁。这个县令贪得无厌,财迷心窍,见...

  • 正解36计 | 围魏救赵

    文|裴中和 用兵如孙子,策谋三十六。 《三十六计》第二计《围魏救赵》,我们先从《围魏救赵》原文内容和按语说起: 内...

  • 36计|02围魏救赵

    原文: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这句话的大致意思是,进军兵力强大的敌人,还不如分散它们的兵力然后再一一攻破。攻...

  • Day177三十六计1

    从今天开始,我想每天写几个好的事情 我想先写写36计。 1胜战计 瞒天过海,围魏救赵,借刀杀人,以逸待劳 趁火打劫...

  • 文魁大脑实用记忆第三期 肖丽第一次

    记忆一 36计前5计 第一计 瞒天过海 想象自己骑着一只蜡烛,瞒过天,从海面上飞过海。 第二计 围魏救赵 一只鹅围...

  • 股市36计 胜战计(2)围魏救赵

    第02计 围魏救赵 『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正面交锋不如分散敌人的注意力旁敲侧击,各个击破;与其主动出击...

  • 每天学点英语36

    do 动词原形 let sb. do sth. 让某人做某事 make sb. do sth. 使某人做某事 ma...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每天学点国学(36计)——围魏救赵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vown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