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字之道》有感
读完这本书,只觉得笔下的每个字都变得深邃可爱起来。一横一竖、一撇一捺里,道尽天地阴阳之道。
感触最深的是每一个字,竟然相联系的一系列字在音形意里的联系,细腻、丰富、自然,仿若天地造化般神奇,赞叹!
天雨粟,夜鬼哭格物致知。
读《大学》,只知:诚意正心,格物致知。殊不知,这格物致知的功夫就在这每个汉字里,一笔一划、一音一意里,都是格物致知,不可不敬,不可不畏。原来所谓的“恭敬敬畏”、“谨言慎行”,如此而来,那是触碰到真相后的自然而然,也是心有所叹,有所感后的自主自觉的选择。
从心所欲,不逾矩。我想这样的一种人生境界里,是一份洞察后的自觉,也是觉醒后的自然。迷惘困顿,只不过只因浅薄吧。
循着中国文字之道,慢慢走近中国历史文化的脉络里,看到每个文字里埋藏着中国文化的阴阳之道,才慢慢懂得所谓的“智慧”是这般丰富细腻温润且自在的。
文末提到:文字实际上是一种信息、一种能量、一股正气,这是我们要建立的观念。文字来自于天,烧掉等同于将文字归还于天。循着每个汉字,追溯这汉字最初的甲骨文的样子,回归“说文解字”的功夫里,所谓的正本清源,也就是在格物致知。这份致知格物中,见天地、见人心。
学习和认识一个汉字,就是认知了解和其相关的事物与情怀,这学习的过程,就是格物的过程。
以文入观。
从文字的字面回到创立文字的广阔自然和文化背景之中,去观象文字描绘的场景,去诵读发出文字的声音,体会文字的意境。识字不只是认得和记住,而且还要了解与这个字有关的文化背景、历史知识、思想境界及人文情怀。识字的过程是一个生动活泼的再现文字创立的过程。
识字是还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吸取知识、生活和历史的经验,陶冶情怀,提升生命,这是中国汉字的深意。
从这个角度来看,识字不以多少论高低,而以能还原为目的,因为正本清源是方能传承与创新。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识字以中国文化的世界观为指导,以广阔的中国文化为手指,最终指向“完善生命,回归天性”的月亮。
识字学文以格物致知,是学文字的教育意义之所在。
辟-璧 的故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