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射雕》有感

作者: 陈玉农 | 来源:发表于2021-09-12 23:56 被阅读0次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北岛

    近来正在重读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书这东西果然是常读常新。从前是被书中快意的江湖世界与神秘高深的武学功法深深吸引,可如今反复刺激我记忆树突则是“卑鄙”二字。

    也许有人好奇,这两个字又不难写意思也好理解,怎么就叫人入目呢。那我接下来就讲书中的一段情节:

    众人在崖上观看黑雕与白雕的争斗,黑雕众而白雕虽寡然则力强,是以争斗许久难分高下。忽然一黑雕远遁,一白雕遂上前追击。而落下的白雕独木难支,在众黑雕的围攻下终于不敌,身陨。而此时华筝却大叫黑雕卑鄙,而成吉思汗则说黑雕兵法得当……这里明明是同一件事为何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

    再然后“卑鄙”这个词就仿佛是另一个人的代名词——金国小王爷完颜康。书中分别从不同人的嘴里都说出对杨康完全相同的评价,卑鄙。从前书外的我也自然看得是义愤填膺,对其恨之入骨。

    世间的生物毕生无不是都在斗争,为生存斗争,同理,人也并不能例外。如果按照这种观点,人的一生应该都是处于生存斗争的状态,那么杨康的选择做法,是没有不妥的。他理智,所有的选择都是对自己最有利的,站在生存的角度是无可厚非的,反而杨康的所作所为确配得上成吉思汗的那句兵法得当……

    可是这样正确的杨康为何确让人讨厌甚至是唾弃呢,我只好重新回到书里去寻找答案。书中明确卑鄙定义的直接来源是成吉思汗与华筝的对话。对话中对于卑鄙定义的对象相同,就是黑雕的调虎离山。华筝认为黑雕不能力取,便施以诡计取胜,此为卑鄙。而成吉思汗认为黑雕不能力敌,靠计谋巧取,是智慧。

    这二者看似矛盾的观点实则讲的完全不是一个事情,华筝是站在人的角度,讲的是做人的处事原则;而成吉思汗则是站在战争的角度,讲的是克敌制胜的策略,所以并不矛盾。

    所以对于杨康卑鄙的评价都是站在为人处世之道的角度上做出的,可是到这里有点疑惑,为什么对别人的评价都可以变换角度。就比如江南七怪,偷袭围殴梅超风,令其失明,就是为民除害。而杨康为生存的更好做出的选择,却被众人所不齿……

    直到后来我重新读到李萍为不拖累郭靖做叛国贼选择自尽,我才有所理解。整本书都在讲述一个概念——英雄,为国为民,行侠仗义皆为英雄,而武力值爆表的强者也未必就是英雄。而卑鄙的杨康为达目的无所不用其极,与英雄的舍己为人,仗义相助的所为相去甚远,自然是令人讨厌唾弃的。

  再回过头看英雄的作为,完全不符合成吉思汗的兵法原则,甚至违背了生存的最优选择,但是确是我们的共同选择,为什么?

    我这样问着自己,英雄是追求,而卑鄙是鄙弃。那普通“人”就居于其中,就是有可为有可不为。开启了灵智的人类居于生物链的顶端,对自然界有绝对的掌控。可是随着智慧的升级,我们产生了情感,我们开始意识到一味过分地追求生存的升级与其他禽兽无异,这样的行为只会让智慧蒙尘,让人类在野蛮的路上越走越远,无法超脱。

    于是人类开始有了成为“人”的意识,不再选择让原始的本能驱使。人类开始打开胸怀拥抱情感,开始让智慧居于心中,尝试善待这个世界与这个世界和谐共处,此时人类才从真正意义上成为了“人”。

    所以真正的“人”的追求不能简简单单的遵循本能,遵循所谓的万物规律,有些人类发现的认可的美德,美好的情感都是不可用利益来权衡的。无论世界怎样进步,科技如何发展,这些美好的情感品德才是我们人类最核心的所在,是值得我们一直秉持和传承下去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重读《射雕》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vsxg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