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毅乐学书院之学妹读经
一字一句读《论语》第407天
原文阅读:
17.11 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译文讲解:
孔子说:“总说礼呀礼呀,难道只是说的玉帛之类的礼品吗?总说乐呀乐呀,难道只是说的钟鼓之类的乐器吗?”
启发思考:
此章说,礼乐的本质不在于玉帛(行礼的物品)和钟鼓(奏乐的器具),即重点不在于行礼奏乐的仪式行动,而在于礼乐的移风易俗、教化民众的社会规范作用。老夫子在此发出感慨,感叹人们似乎很重视礼乐,但只是在追求表面的器物和形式,甚至是越级僭等、奢侈铺张的行为,而把礼、乐的精神实质丢弃了。
朱熹《集注》云:“敬而将之以玉帛则为礼,和而发之以钟鼓则为乐,遗其本而专事其末,则岂礼乐之谓哉?” 注解《汉书》的颜师古也认为,孔子的意思是说“礼以节人为贵,乐以和人为本,玉帛钟鼓乃其末事。”孔子强调,需要关注礼乐制度的内核而不是追求外在的表象末节。
所谓的礼乐,在社会发展早期是一种宗教性的原始礼仪巫术,进入阶级社会之后,统治者对之进行改造,把它融入了统治秩序,所谓周公“制礼作乐”就是指这样的改造工作。
到了春秋时代,社会秩序发生剧烈变动,产生了许多对礼乐的新解释。孔子通晓且融通夏商周三代之礼,深刻领悟其中的精髓。 他倡导“复礼”,是用“仁”来诠释“礼”,最终由礼而仁,从现实具体的礼制中挖掘出最为根本的仁道精神,揭示出了新礼的变革之道。孔子的重要贡献就在于揭示社会外在规范的个体内在自觉,强调对心理情感和道德伦理的关注,甚至超越了政治制度,并主导所有社会生活。
虽然在当时孔子没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但他成功地为后世树立了一套以“仁”为核心的心理文化模式,千百年来渗透在中国人的情感状态、理念信仰、思维方式、行为习俗之中,成为中华民族重要的性格特征。
除了感受到孔子强调礼乐的内在精神本质,从本章中,我们还会关注到礼乐仪式的其他一些重要内容。钟鼓与乐的关系密切是显而易见的,可是,玉帛为什么与礼紧密关联呢?答案是因为玉帛是祭祀时献给神灵和祖先的珍贵祭品。那么,为什么玉器和丝绸是祭祀的核心物质,能代表祭祀核心精神呢?
刘宝楠《论语正义》引皇疏云:“玉帛,礼之用,非礼之本。钟鼓者,乐之器,非乐之主。假玉帛以达礼,礼达则玉帛可忘。借钟鼓以显乐,乐显则钟鼓可遗。以礼假玉帛于求礼,非深乎礼者也。”这些说法表明,上古时代的礼的观念中,必有两种礼仪用物以为其标志,那就是围绕着古人信仰的“二精”之物----玉和帛。
玉帛两种物质在华夏文明中出类拔萃,都被初民理解为天神恩赐给人间的神物或“精物”。玉被理解为天地山川之精英,帛被认为是神物变化出的精华,也因此成为核心价值的代表。
玉石崇拜是理解中华文明的一个关键的线索。学者考证说,差不多就是距今4000前,也就是中华文明形成之前,用玉做礼器的现象,好像突然就降临到了华夏大地(除了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遍地开花。
玉石崇拜串起了整个华夏文明从萌芽到形成的历史,玉石也成了一种强大的文化基因,一直影响着我们的语言和文字,也塑造了我们的文化和思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