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不爱惜他的生命,但很少人珍视他的时间。 —— 梁实秋
我们每天、每一个人都过着同样的时间。
为什么有的人能够在同一天里做出比别人更多的成就,
又为什么有的人会在同一天里做和别人同样多的任务、却更加着急和焦虑呢?
这一次的读书分享会,就推荐了《把时间当作朋友》这本书。
它看似在说时间,实际上是在说本该掌握时间的我们,要如何自我管理。
一。困境醒悟现实管理/你对时间的流逝无能为力
我们肯定会有这么一个时刻:身前是电脑,外面是夜晚,眼睛充血咖啡在手,背后死神高举镰刀。
那是距离你截止日期(Deadline)还有三十分钟然而你还没有做完任务的时候。
在我学生时代,常有同学(包括我),明明有长达一个月的写论文时间,却非得等到上交前一晚才累死累活地写。
没有时间了,连和旁边的人聊句天都觉得绿。
不仅如此,现在暑假迫近,大家沉迷玩乐,估计半数以上的学生在开学前一晚会开启东方永夜抄,从第一天的「剩下作业一周内完成」慢慢变成「所有作业一晚解决」。
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无论最终是成功躲过了死神还是失败地被斩,我们都必须要醒悟,必须要反省。
1.是没有按时开始执行任务?
2.是估算错误完成需要时间?
3.是执行任务时出现了差错?
最糟糕的情况是,没有按时开始又觉得自己能找到捷径迅速完成却不小心中途出现了差错吧。
我认识的一位小S就是,在大学期间要完成一个手工项目,早早地做完,却在上交的前几天不小心被当作垃圾丢掉了,还是在交的前一晚才发现。
如果更早的、甚至反复地确认,事情会变成这样吗?
最后因为时间不够再做一个,导致不得不向导师申请延时。
这一切难道都是时间的错?
不,交付任务的人给了你可以完成的时间,接过任务时你也确认自己可以在时间以内解决这件事。
问题只是在我们自己身上。
时间自顾自地流逝,我们无法管理。
但这并不代表,我们也该去放弃管理自己。
二。学习思考交流应用积累/用正确的方式做正确的事
管理自己就能有充足的时间完成任务了吗?
当然。
如果把一个任务分成一部分,每天毫无压力地完成一点,管理好自己不要为了玩乐或者别的把任务推到第二天,当然可以完成。
我们需要的更多的是做事情时候的正确的方式。
思考自己上一次用什么方法成功、用什么方法失败,思考出下一次改如何改进、总结经验。
不仅是自己的,还要和别人交流,互换经验。
就像是,你现在开始创业,而为了缩短创业成功的时间,你会去参考一些自传书籍,你会去询问亲密的已经成功了的朋友,从而得到「精华」,也可以称之为是「正确的捷径」。
不仅是别人的经历对你会有所帮助,还要学习一些任务相关的知识。并非是浅学,而是要把这项知识融入自身那般学习。
俗言活到老学到老,它不单单代表着学习对我们的重要性,其实也说明了学习对我们的帮助。
我曾经在电视台做过一段日子的实习生,当时是冲着成为导演这个梦想去的,而负责照顾我的老记者却教会了我如何剪辑、如何采访、如何写稿。
离开电视台后,我因为兴趣又去做了翻译的字幕组。组内人不多,每周的任务要是有两个人以上请假就会变得难以完成任务。
这个时候担当翻译的我,拥有着过去在电视台打过字幕经验的我,就可以同时担当起拉轴(把字幕对到视频上去),让任务不会延时完成。
另一方面,当我兴趣使然去网站上做视频的时候,一手剪过视频的经验也帮到了我很多。
我们都知道熟能生巧。当你懂得一项技能,那便是熟能生巧的开始。
因此假如你想让任务做得更加轻松,那学习就是必要的。
三。总结/要管理的从来不是时间
我们总结了失败和成功;
我们醒悟到不该反复在死线的镰刀下玩弄自己的生命;
我们认知到了只能埋头苦干的现实;
我们为了让自己不那么幸苦就得学会管理自己。
后来我们学习到了知识;
我们思考到了该改进的地方;
我们交流获得了经验;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该应用和积累了。
实践是判断事物正确与否的开始,积累是堆积正确的路途。
已经得到了知识的你,应该将其用到实际的下一次任务去,然后从中再为自己积累经验,反复这个良好循环。
假如你遇到和以前相似的任务,那么通过积累起来的经验,你就可以加快自己的速度。
假如你遇到和以前不同的任务,那么通过崭新的学习经历,你就可以加快下次的速度。
我们自我成长,我们管理自己。
这,就是和时间做朋友。
下期邀约:
互动读书会:
书籍:《正面管教》
——————————
内容:
如何不惩罚、不骄纵地有效管教孩子
-------------------------
特邀嘉宾:
马晓蓉马总:
广交会电子商务平台筹办人
原广东联通客户联络中心项目总监
高级项目管理师
中国注册人力资源测评师
中国注册培训师
--------------------
⏰时间:6月25日(周二)
19:00--21:00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尚德大厦632室(地铁三号线华师站C出口麦当劳出来后往街道处走,到马路边回头看到尚德大厦)
-----☘ 悠然播种•卓见未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