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静坐
修道全指·定静论

修道全指·定静论

作者: a463cc15b18a | 来源:发表于2019-02-02 07:39 被阅读46次

    定之以仁义中正而主静,心有主,则静亦定,动亦定。静时去人欲存天理,动时去人欲存天理,尽天理之极,无人欲之私,则定无不定,而静无不静,定静所以致中。《易》曰:“黄中通理,正位居体”,即一身上下四方百脉之总会,而真意、真精、真炁、真神之出入,是此义也。虚灵不昧,中之蕴也;常清常静,中之境也;若有若无,中之妙也;无过不及,中之体也;致虚守静,忘无可忘,中之极也;喜怒哀乐,将发未发之际,中之时也。邵子曰:“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以此求中,则元关一窍得矣。

    欲定静必守中,守中而散乱昏沉,即不能定静,必也。散乱则放下,昏沉则提起。不昏沉、不散乱,适协乎其中,则自然定静矣。

    守中宫,调祖炁,目反观,耳反听,舌抵上腭,呼吸深潜,心神常定,则五炁朝元。忽焉灵光自朗,虚室生白,此其验也。

    定静自然,神与炁交。人身之炁,升降随从呼吸,呼吸本根即是元关,在外则为出入,在内则为升降,吸则为入为升,呼则为出为降。心者呼吸之主,呼吸无主,神炁不交。一心炼息守元关,则心息相依。一灵常与炁相随,则神炁相守。

    气血循环,原应周天之度,动中不觉也。一定静,觉脉络骨节间,升降如潮应,分毫不爽。自尾闾逆上泥丸,自泥丸顺下丹田,任督交流,河车转运,皆由定静中得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修道全指·定静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vug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