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谣言作为一种未经证实的信息,本质上说是没有生命力的信息。然而,网络谣言在很多情况下却具有比真实信息更多的发育机会、更快的传播速度、更广的传播范围和更大的现实影响。为认知这种“悖论”现象,需厘清网络谣言的形成机理。只有掌握了谣言的规律,才有可能找到切实有效的治理之策,构建起应对网络谣言的长效机制。
(一)信息缺位与民众谣言传播心理
谣言的形成和传播并非无章可循。奥尔波特和波斯特曼在《谣言心理学》中指出了谣言产生的两个基本条件:第一,故事的主题必须对传谣者和听谣者有某种重要性;第二,真实的事实必须用某种模糊性掩盖起来。谣言的强度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表达:R=i×aR(Rumor)指谣言,i(important)指重要性,a(ambiguous)指暧昧性。用文字来表达这一公式,意为谣言的流量同问题对当事人的重要性和有关其命题的证据的暧昧性的积成比例。这个公式可以作这样更进一步的解释:既然是“积”,只要重要性和暧昧性有一方是零,谣言就无从发生。如果问题对人们不重要,无论状况多么暧昧,流言也不会流传。同样,问题再重要,但状况不模糊,流言也不会广泛传播。
(二)外部环境的变化与民众不安全感
在日益复杂的现代社会,公众越来越无安全感、信任感,正如《谣言的内幕》作者罗斯诺所说,谣言是“夹杂了个人对世界的主观臆测的公众信息”,“表达了试图认知生存环境的人们的忧虑和困惑”。谣言取决于环境。突发事件发生之后,环境的变动一旦具有危机性,就会引起社会成员的危机感。认知的局限与误差,对突发事态模糊前景的主观臆断与揣测,对事件梦幻般的联想及捏造一旦符合人们的臆测,谣言便会产生。公众不仅会模仿、跟从他人做出类似行为,也会促使或推动别人做出类似行为,这为“从众行为”提供了发育的空间或机会。我国社会进入转型期以来,一部分人由于各种原因和压力,常常用怀疑的眼光来感知一切,更容易以个体的切身感受或想象而不是以理性的心态来对信息作出判断,这些情绪往往是谣言制造和大规模扩散的社会心理基础。一般而言,网民对于网络信息尤其是谣言信息的辨别能力越强,网络谣言传播的空间就越小。但是一些谣言往往依存于一些突发的重大公共事件,如地震、瘟疫等灾难性事件。这些事件往往和网民有着重大的利害关系,导致相当一部分网民心理承受能力被削弱,恐慌、焦虑的情绪在网民中蔓延,如果权威性的信缺失或者模糊,必然导致网民对网络谣言等“小道消息”的依赖程度增加,对网络谣言的可信度的辨别能力下降。更多的网民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来对待网络谣言。谣言在某种程度上符合人们的心理,表达了他们的愿望。
(三)谣言披上“科学外衣”与民众科学素养整体偏低
历史上许多谣言的形成,都是基于对科学的无知。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科学知识的普及,这类谣言已经逐渐失去存在的土壤。而如今更多的谣言则往往是打着“科学”的旗号,利用普通群众科学知识有限、对科学盲目崇拜等心理来实现的。近些年来,伴随着一些破坏性较强的海啸、地震、火山爆发等的发生,一些宿命论者将灾害的原因归结为太阳风暴、流星雨等正常天文现象。这些夸大其词的言论由国外传入国内,经网络、手机短信等渠道进一步放大,在社会上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另一方面,科技进步得太快,使人们的知识显得欠缺,以致在某些问题上缺乏独立判断,也不能分辨出到底是真是假。
(四)社会公信力危机与民众的不信任感
社会公信力危机表现在多个方面,如公众对作为信息权威发布机关的不信任,对具有专门知识的专家不信任及对他人不信任等。社会公信力弱化是诸多原因造成的,如政府部门或专家在一些事件上发布消息或作出预测不准确,或政府部门或专家出于社会安定考虑而有意掩盖真实消息等,其失当行为在公众心理留下了深刻印记,从而造成公众的不信任感日益增强。而在社会缺乏公信力环境下,公众往往无所适从,于是有人表现出宁愿相信“小道消息也不相信官方发布的权威消息”,或宁愿相信“民间传言,也不愿相信专家的话语”。在这种“逆反化”认知或心理下,越是“小道消息”或“民间流言”往往越有市场或传播空间。
(五)媒体失范与谣言绑架真相
网络作为开放的网状传播系统,传播主体多元,传播路径丰富,而我国目前在网络管理机制上还不完善,往往缺少像传统媒体一样的“把关人”,更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散布负面的舆论,蒙蔽广大群众的认知,具有很大的危险性和破坏性。出现这种情况,既有网络的复杂因素,也有互联网站不落实法定责任和义务的因素。作为信息发布载体的网站,有责任发挥谣言过滤器的功能,必须承担保障自身平台所发布信息真实性的责任。长期以来,我国的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承担着权威信息发布者的角色,并因此在受众中拥有很高的信任度。但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发展,传统媒体在舆论监督的速度和程度上越来越显得力不从心,其舆论监督的主导地位日益受到挑战。对于一些民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当网络媒体形成浩大的声势时,一些传统媒体置之不理、视而不见,一直失语,直到网络媒体将事情搅成一团浑水,引发众怒时,才匆忙出来辟谣。在信息渠道多样化的今天,对传统媒体进行封堵,只会让网络和社会上各种传言更加盛行,引起公众更大猜疑和不满。此外,现阶段传统媒体也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互联网,不只建立传统媒体的网络电子版,也从网络中选取有关新闻进行转发,一些传统媒体在发布言论时也出现不负责任的现象,未经证实的网络信息常常被任意地引用和转载,大众传媒有意无意成为谎言、谣言、传言的流行渠道和放大工具。当一个谣言被广泛转载时,特别是在可信度比较高的大众传媒上被转载,民众心里对这则谣言的信任度和认可度就会直线上升。这种连带的影响力,使民众对网络谣言更加深信不疑,导致网络谣言超越互联网范畴而产生更加广泛的社会负面影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