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心血来潮,提笔写下了那年花开。好友问: “故事像是连载,却没有编序,不管怎样很期待好故事再现哦?”
我回道:“ 聪明如你,留点悬念吧!你见如今的我,便知结局了!”
这篇文章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而且是我亲身的经历。
至今回想起,我都觉得我是幸运的,倘若那年我没有相遇黄琴,我的人生又将会如何呢?
那年高考落榜,站在十九岁花季的路口,我是完全失去了方向。
从小,我很爱学习,特别想将来做一名服装设计师,而九十年代寒门比较难出人才的,除非你相当优秀。
我记得上初中那会连课外阅读书籍都较少,其实喜欢文科,还是离不开大量的阅读,光靠课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很幸运,我上了重点高中,很不幸运,三分之差,我被大学拒之门外。
哭过,闹过,很长时间我都没走出来,因为我不甘心,那年我才十九,我还有梦想……
暑假,上海一家服装厂到我们那招聘,我加入了打工的队伍。在踏上远离家乡的列车上,眼前一片茫然,仿佛内心的世界已经崩溃。
看着小伙伴的欢天喜地,我说不出的辛酸,那时候我更感觉到知识的重要性。
幸运之神再一次眷顾了我,我遇到了我生命的贵人,也就是我的师傅,黄琴。
她本科毕业,大学学的就是服装设计。后来我才知道那家服装厂就是她家的,但她一直没有说过。她工作与生活分得很清楚,没有一点大小姐脾气。
在她的支持与帮助下,我重拾了课本,边上班边学习。如果没有她的鼓励,我应该跨不出那一步,她比我还信任自己。
在临回家的前几天,她带我去上海玩了几天。
二十岁那年,站在上海的外滩,看着夜色下的摩登大楼,灯光璀璨,一种自卑感油然而生,于这个魔都而言,我只是一个过路客。
后来回去参加高考,填报志愿时,我没有敢选热门,我一门心思只想上大学,对于专业再不像第一年,那么的绝决。
第二年的七月,再不是黑色,我考上了。在我电话黄琴时,她同样传来喜悦,她考取了东华大学的研究生。
在学校的那几年,我们一直有联系,相互鼓励。
大学毕业那年,我再次去了上海。
黄琴一直待我如初,陪我上海玩了几天,分别时她告诉我,她们一家将要移民加拿大,她将要继续读书。将来做一个出色的服装设计师。
或许,我天生就不是读书的料,毕业我就参加了工作。一路跌跌撞撞走来,虽然没有太大的成就,因为工作需要,但也取得了相关证书: 档案管理,人力资源二级,建筑师二级……
这么多二,果然我这人有些二。
好了,故事讲到这里结束了。
不!人生还没有结束,可惜人到中年,再没有年少时的目标追求,有的却是安于现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