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网络听课《观潮》

网络听课《观潮》

作者: 追光行动 | 来源:发表于2023-07-17 23:08 被阅读0次

为了有对比,我听了两堂《观潮》,这两堂课各有千秋。

第一堂课:

钱塘江形成的原因,教师利用了课后资料袋,让学生从中找出答案。有时候,我们会当资料袋是摆设,教材的每一块内容都有其用意。

教师出示了古人写的描写钱塘江的诗句,学生诵读,使得语文味浓了起来,语文本是重在积累的一门课程。

不同字在不同语境有不同的理解,教师出示字典里的几种解释,让学生判断“观潮”和“奇观”的“观”分别是什么意思。对于有些学生来说,是傻傻分不清,课堂上遇到这样的练习点,不能视而不见。

教师让学生理清作者的写作顺序时,把关键句子出示在了大屏上,学生读完这些带生词的句子后老师问:你读完这几话,知道作者写潮的顺序了吗?

这个设计独具匠心,我们一般课堂上,会让学生去读自由朗读课文,让学生去找体会作者的写作顺序,经常性的实际情况是,极少数孩子能理清作者的写作顺序,教者把关键句子出示后,学生一读就知道,省去学生“大海捞针”的时间,让学生整篇课文找,还不如把学生找的时间拿来让学生多读几遍,这个环节反正是让学生明白作者的写作顺序,教者这样设计,也达成了目的。

为了让学生学习第一自然段开门见山、点明中心、简洁有力的开头,教者引出了范文《黄果树瀑布》、《西湖》的开头,学生猜测后文会写什么,一篇带出多篇,学生领会到了类似课文开头的特点。

第二堂课:

教者在一开始的导语“这个单元,老师会带大家到某某地方欣赏什么”让学生对整个单元的课文内容有了宏观上的整体把握,而有些教师教学时眼里只有树木,不见森林。

学生手里有任务单,比如读相关段落,填写任务单,理清作者的写作顺序,这个设计,让所有学生都落笔,也是让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方式。

本堂课最有特点的是,教者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音频、视频、图片资源,促进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出示得恰到好处,并不是喧宾夺主,比如让学生体会潮声由小到大,她播放了大潮从远及近的三种不同声音,然后根据课文内容,给声音排序,又把声音合在一起,作成背景音乐,让学生以读促悟。

和第一堂课有共同之处,让学生从课文中悟到写作方法,之后,还让学生当堂修改自己的作文。

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课文写了什么,不是多大的难点,引导学生去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才是重点和难点。而对于教师来说,教师平时不写,或者教学思想有偏颇,不把关注点往这方面引,加上学生一学期动笔也少,作文就成了他们头疼的学习任务,所以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应有“为写作服务、铺垫”的意识。

相关文章

  • 天下奇观海宁潮

    文/余光 三年前的一个农历八月十八观潮节,我去海宁观潮。海宁不但是“皮件之都,而且是”观潮胜地“。前往观潮者...

  • 网络听课记录

    图文|白旭

  • 2019-12-06

    今天,我们下午去听课了。老师讲的是观潮,老师问,潮来时给你留下了怎么画面?我们班都举起了手。有的同学说得很好。 ...

  • 千课万人习作四上第一单元:钟传祎《推荐一个好地方》

    一、回顾《观潮》,展示推荐文章 1.《观潮》图片:观潮胜地,海宁县盐官镇。 作者写景的方法:抓住特点,先概括后具体...

  • 观潮

    东南名川钱塘江的江口,极像一个巨大的喇叭,向内逐渐倒灌,这样也就形成了蔚为壮观的钱塘江。而每年农历八月十八的...

  • 《观潮》

    残渣泛起已难收, 水急岸阔无石头。 持竿探险隐画桡, 心有底气雄赳赳。 内航行到高明处, 口若悬河下钓钩。 闭门造...

  • 观潮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说起观潮,应该是大学二年级的事情了。几个同学搭...

  • 观潮

    看涛头涌白拍堤摧岸,声怒似雷吼。 问东海龙王,鳌翻山动,是何原由? 立望远处仙岛,茫茫天尽头。 唯万丈黄流,涛声依...

  • 观潮

    海神东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 浙江八月何如此,涛如连山喷雪来。 唐...

  • 观潮@

    如同每一次来江边散步,大部分时间都是看着小说的闲散模样,耳边是同事们的闲聊声。 就是个不爱说话的性子,也许并不能责...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网络听课《观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vxnu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