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书屋夜话
无知比苦难更可怕-----余华

无知比苦难更可怕-----余华

作者: Soraya啾啾 | 来源:发表于2017-02-22 15:53 被阅读57次

看过《辛德勒名单》的人都深切感受到了犹太人经受过的苦难,都说中国人遭受的苦难是最多的,却很少有文学作品能够形象贴切的表现出来。余华的《活着》可以说反应了一代中国人的苦难生活。然而在读完他的另一部著作《许三观卖血记》后,我在中国人苦难的背后似乎又看到了一些新的东西,它使我透过苦难感到一丝无奈和愤怒。它就是旧时代中国人的无知观念!

余华

在许三观每次卖血之前听他的同伴说要喝上10 大碗水,因为认为这样血就变多了,结果他两个同伴卖血没死了,一个憋尿憋死了,另一个脑溢血死了。而许三观却浑然不知这是谬论,继续当作真理向别人传授,真是耸人听闻,匪夷所思。如果我们对别人说的话不加思考就相信并且深信不疑去传播,这时你已经不是一个有思想的人,而沦为游说的工具。你的头脑装载所有人的言论而不加以分类辨别,那你头脑装载的就是一座垃圾场。

这也是鲁迅弃医从文的真正原因,在他的短篇小说《药》中可以看出老栓夫妇为了医治好儿子的病,不惜花重金从刽子手那里买“血馒头”给儿子吃,却不知馒头上浸的血是为了劳苦百姓牺牲的革命烈士,他们为了劳苦百姓而流血,然而劳苦百姓却茹毛饮血,这多么具有讽刺意味啊!“血馒头”能包治百病这又是谁的无知言论呢?苦难并不可怕,它是暂时的,总有一天我们终会摆脱,然而摆脱苦难之后人们无知,它将伴随世世代代,是苦难的延续。

叔本华曾说过“懒惰将不会学到任何东西,而无知则是不曾学会任何东西”,我希望今后国人能够摆脱懒惰和无知,变得勤奋和睿智。今后,即使我们身体遭受苦难,但我们的思想却不是愚昧无知的,那么整个中华民族就有希望和未来。

相关文章

  • 无知比苦难更可怕-----余华

    看过《辛德勒名单》的人都深切感受到了犹太人经受过的苦难,都说中国人遭受的苦难是最多的,却很少有文学作品能够形象贴切...

  • 《第七天》:写尽世间百态 诉尽人情炎凉

    余华的小说《第七天》讲述了现实的真实与荒诞;讲述了生命的幸福和苦难;讲述了眼泪的丰富和宽广;讲述了比恨更绝望比死更...

  • 余华《许三观卖血记》——这样的父爱,让人心痛

    “初读余华,悲痛油然而生;再读余华,深刻理解苦难”这是我读完余华多部作品后的体会。“悲痛”的感受与“苦难”的经历,...

  • 《许三观卖血记》

    余华是一位先锋作家,进入90年代以来,余华的创作就更倾向于新写实主义,苦难叙事成了90年代以来余华小说的主要内容,...

  • 余华:孤独与苦难

    “苦难”是余华小说的关键词,苦难与余华小说的其他关键词——暴力、死亡和宿命有着密切的联系。 (1)暴力非苦难之源 ...

  • 苦难·生存·余华

    苦难是一个永久的课题。 人在面对苦难的时候大概会有三种应激反应,一是动用内心的免疫机制,想办法杀死苦难从而完成跨越...

  • 余华的苦难

    余华,《世事如烟》,薄薄的一本,不过150余页,买回来已经两周。花了几天的时间,却只看完三分之二。 《世事如烟》由...

  • 第七天

    余华的小说《第七天》令我震撼。封面上有一句话很好地诠释了这本书:“比《活着》更绝望,比《兄弟》更荒诞。“余华自己说...

  • 名人名言

    苦难就是苦难,苦难不会带来成功。苦难不值得追求,磨练意志是因为苦难无法躲开。———余华

  • 《活着》与《在细雨中呼喊》的比较

    音乐人李健在某次访谈里说他觉得自己比余华更懂余华,且余华最好的作品不是《活着》,而是《在细雨中呼喊》,我很惊讶。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无知比苦难更可怕-----余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vzuw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