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已经过去一半了,离隔离在家到现在的工作感觉也是没过多久。工作后时间之快,让我更加会去反思自己的在这半年的时间里面是否有所获?从1月份武汉开始的新冠肺炎,到7月份北京小规模的反复,现在高考的洪水肆虐,2020年整体来说都是命运多舛。
对于我来说却是特别幸运的一年,我遇见我人生中的贵人—贺嘉老师,一个理智且执行能力满分的老板。之前的我是在自己的专业茶学里面混日子,每天下班不是看小说就是追剧,浑浑噩噩的过了2年。在工作中没有长进,在生活里,也是非常的痛苦。
01 “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我是什么时候意识到这个问题的?当我决定要拍摄视频号,我发现自己在“目标”和“执行”之间的时间差花费的时间太长了,我3月就被邀请有了权限,但是6月初才正式的开始拍摄。
我当时给自己定位的是“深漂”,对标的是“史别别”。当时太想完美了,所以才迟迟没有去拍,想着自己要拍一个特别有意义的场景,熟练的运镜和打动人心的文案。
因为太想追求完美了,觉得困难重重,觉得这不是我可以驾驭的。
其实,当时我的老板一直在鼓励我们去拍,他也是很明确的告诉我“这是下一个的微信公众号”。看着他一个月拍着视频,涨粉1万+。我当时的心态是这样的,他在抖音是上都有了60万粉丝,重新拍肯定是很简答的。
当我去拍第一条的视频,我的纠结视频号的名字、定位、拍摄。但是我真正去拍的时候,发现其实之前的一切担心与考虑都是没有那么重要的。
60分的开始比100分完美的假设更为重要,开始是最重要的!
没有百分百的开始,只有不断的更新迭代。
02 学会培养“微习惯”
我个人不是很喜欢“坚持”这个词,听着就觉得很痛苦。我一直都是一个很喜欢拿着我的小本本做详细的计划,但是却很难去执行。
前几天还是能好好的去执行,但如果有一天断了,就觉得自己失败了。
下一次的行动,又需要花掉很长的时间去做心理建设,才能重新开始去做某件事情。
“会做计划”,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技能。
一个不可能失败的小事情持续的做下来,不会让你感觉到痛苦。在66天,养成习惯后,你做这件事情就会跟刷牙一样的形成“条件反射”一样去做。
比如说,我坚持的“每日复盘”,一开始是被老板强制要求写的,后面坚持了3三个月之后,我就自己主动的坚持了。当然,我也会给自己的一定的容错率,允许1个月会有那么1-2天忘记,后面再补上也是问题没有那么大。
持续的去做一个重要的不可能失败的小事,比如:每天坚持一个俯卧撑(定好闹钟);每天坚持写200字的小故事。
利用“微习惯”去骗过大脑,慢慢的由小树长成了大树。
03 做个极致践行的狠人
仔细的回想了一下,从小学到现在,我真的确实是没有对自己狠下心来过。
每一次都是轻拿轻放,面对困难选择逃避,面对错误选择找借口,从来没有真正的跟自己的对话过。直到一次,在老板办公室的谈心,谈起自己人生中的每一个7年的4个阶段,对你影响比较重要的事情。
0-7岁的时候,就是带着全班去我家摘橘子,被爷爷奶奶骂了一顿。这也与我后来特别喜欢组织活动有一定的联系。
8-15岁,很重要的一个关口就是中考,差了2分去县城最好的高中—县城一中。因跟我玩的特别好的朋友都去的一中,每个学期比别的学生多掏1300的我也进去了。当时,进入我们那个高中基本来说就是稳妥考进二本,这算得上是我人生中的一个比较重要的选择。
16-23岁,很平凡的度过了高中的3年后,选择了一个茶学专业进入大学。我的家乡是在湖南的一个小山村,思想都比较闭塞。我的大学城市是在福建泉州,一个经商氛围很浓厚的地方。大学其实我过得很颓废,但我参加了一场《清水祖师》剧本兼职的聚餐。其中一个来自泉州的同学,13年开始做微商卖面霜,毕业的时候做到了总代已经买了一辆奔驰;还有一个是写网文的大神,日更万字早就月薪几万了。这顿饭给我的冲击是非常大的,但是我后面做的动作也是非常的小。
24-25岁的我,就是这几年,进入社会后慢慢认识到自己的平凡与弱小。从做自己本身的专业到现在的知识付费做运营,找到了自己的喜欢的东西。这让我意外的惊喜,前面的半年里面我是被人推着一步一步的前进,但是在2020年的未来的下半年,我想主动的去做号热爱的事业。
后记
每一个的阶段发生的事情,最终铸就了现在的自己。
多向回看,更好的认识自己,明白自己的优缺点。有了方向才会更有方向向前冲
你想要得到什么,总是要付出什么,一万小时的定律是成就某件事情的基础。你把时间花在哪里,你就会在哪个方面更为出色!
共勉:2020年的下半年,做个极致践行的狠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