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微信群已经成为互动交流的新场所,不仅有家校微信群,就连学生之间也有微信群,前段时间,学生邀请我加入了他们的“小团队”,我也就正式成为了学生微信群中的一员。
周末,我正沉浸在与儿子愉快的亲子游戏中,可微信里时不时传来“滴滴”的声音,这是怎么回事?我赶紧打开微信,一看,原来是学生群里发出来的提醒音,这里的未读消息居然高达两百多条,班级中到底发生了什么紧急的事情?我放下手头的事情,赶紧读群消息。
看了群消息,我才发现原来是两个小女孩发生了争吵。印象中,这两个小女孩都是比较温和的,平日里话也不多,可她们的聊天内容却让我“大跌眼镜”。
聊天记录里满是“我X”“我问候你全家”……这类不太文明的网络用语,若不是我亲眼所见,我真不会相信是这两个的女学生的对话,那么她们之间到底有什么过节呢?我带着疑问继续看聊天记录。
这件事情还得追溯到上学期。小A和小B两人因为一点小事情发生了矛盾,发生了一些口角。小A因与小B发生口角,心理不太舒服,于是朋友圈里吐槽了与小B发生争吵的事,结果同学都在朋友圈里安慰小A,而小B看到了同学们都站在小A一边,她的内心也不舒服,于是就在朋友圈里反驳小A。最后,小A妈妈制止了小A,这件事也就在小A和小B极不情愿的状态下草草结束了。
没想到,开学前几天,小C又跟小A提起这件事,把朋友圈的截图发在了微信群里。小B看到不少同学向着小A,气不过,就开始在群里和小A“干起来”,不知不觉中两人就越吵越凶了。
我继续翻看聊天记录,群消息中除了有小A和小B的争吵,还有几位同学的劝解。“算了,算了,忍一时风平浪静”“如果你们俩解决不了问题,可以向家长求助”“在群里吵架,占用公共资源了”……直觉告诉我,我必须要让这件事情停止,于是我在群里发了一句:默默潜水的段老师劝大家赶紧散了,散了。说完后,班级群又犹如一潭死水般平静了。可这表面的平静背后又有多少风起云涌呢?我怕这件事情影响学生,默默思考着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既然微信群里有那么多劝和的同学,就说明还是有很多同学是明是非的,我何不利用这几位同学的劝解引出这件事情呢?我利用晨会跟学生聊了一会儿。
“同学们,我们都喜欢聊天,更喜欢在微信群里聊天。这不,我昨天在微信群里可看了一出戏呢!”我刚说完,教室里就响起了窸窸窣窣的声音。我也不制止,提前打开微信群的聊天记录。为保护同学的隐私,我提前把聊天记录打了马赛克,这几个劝和的学生的发言重点标记出来。同学们一看到消息,也就大致明白了微信群里发生争吵的事情。
“看到这几位同学的劝解,你们有什么想法?”我把问题抛给学生。
“我感觉这几位同学很了不起,他们敢出声,敢发声,敢提醒。我也在群里,我就光看戏了!”小军刚说完,教室里响起了哄笑声。
我做了禁声的手势,教室里渐渐安静下来。这会儿,理智的小诚说:“她们两个人在微信群里吵,有点失了风度。要吵可以私底下吵。”同学们都很赞同小诚的观点,纷纷点起头来。
“几个同学确实很了不起,同学们,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我给大家讲几个事例。”我打开事先准备好的小故事,一一讲述给学生听,学生观看真实事例之后,才惊觉网络之“恐怖”,我再看向小A和小B,她俩都低下了头。
“同学们,习爷爷曾经说过,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网络空间是虚拟的,但运用网络空间的主体是现实的,大家都应该遵守法律,明确各方权利义务。要坚持依法治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让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希望每位同学都能够正确使用网络,别让同学危机再度出现在微信群里。”我用这句话结束了微班会,也希望这次的谈话能够在她们心中埋下一颗小种子,以后也能文明上网。
本文1476字,预计阅读3分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