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阅读《老家》有感
美国著名女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托妮·莫里森曾经说:“希望我们躺入棺材时,身边没有那被剥了皮的迷梦,而是带着血肉丰满的理想。”
在莫里森看来,我们生命中的每一刻都是弥足珍贵的,我们的每一个梦想,都值得被尊重。只有拼尽全力,我们才能活得更尽兴更充分,活出生命的精彩。
在这个世界上,这样的女性有很多,她们一生拼搏,坚定不移,在自己的领域中焕发光彩,书写了精彩的人生故事。
中国首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在几十年的职业生涯,致力于青蒿素的研发,她拯救了数百万人,也为人类医学的进步贡献了巨大的力量;
法国时装设计师、香奈儿品牌的创始人可可·香奈儿女士,凭借她对时尚的独特见解和对自由的追求,发明了一种全新的女性着装方式,缔造了伟大的商业帝国。
在人生道路上,这些女性遭遇过无数的挫折和失败,但她们始终奋勇向前,时刻做好准备,为自己的理想奉献终身。可以说,她们的一生,真正活出了极致。
而在上世纪中原大地上,也有这样一位女性,她坚韧不拔、百折不挠,无论身处怎样的困境,无论遭遇怎样的打击,她都保持了不可磨灭的勇气。
她就是小说《老家》给我们塑造的女主人公李氏桂枝。一个小脚女人,利用她的智慧和能力经营着家族的民办学校,通过加工出售红薯粉条扩张家庭资产。
李氏知书达礼,丈夫不幸被土匪劫后遇难,她和同样失去丈夫的弟媳妇蒋氏共同撑起了一个家。继续着丈夫未竟的事业,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李氏的第一桶金来源于她的勇敢。丈夫被土匪劫走,逃跑的路上意外死亡,李氏处理完后事,到县城告状,替丈夫申冤,获得县长的同情和五百元的赔偿。
她用五百元收购村民多余的红薯,购买了加工粉条的设备和工具,冬季雇人加工粉条,自己亲自去县城售卖,获得丰厚的利润,继续办学,且陆续买回土地。
土地面积增加,产的粮食就多。乱世的粮食也是发挥着货币的作用。家里富裕后,李氏把格局放大,灾年主动带头赈济乡亲,获得了认可和肯定。
李氏除了拥有善良贤惠的女性普遍拥有的性格特点,还拥有仗义疏财的侠义精神。她减免贫困学生的费用,支持两个儿子参军干大事。乡亲遇到困难,她出手相帮。
要知道,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女性社会地位还很低,抛头露面不被认可和支持。小脚女人李氏公平公正调解村民的矛盾,在村里的威信高于一般男人。
李氏十分善良,她是家里最有话语权的人,善待无依无靠的蒋氏,还有一个优点就是谦虚谨慎。遇到大事跟蒋氏商量。或者请教族里的长辈,确保万无一失。
李氏家风正,教育三个儿子宽严并重,儿子们忠厚老实,各有所成。正是因为李氏的努力和无私奉献,才使得叶氏一族人丁兴旺,后继有人。自己的人生也出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