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些汉字的造出既简单也有趣。就拿“大”来说吧,在它的上部加一横就是“天”,那么在它的下部加一横就是“地”吗?不是“地”,而是“立”。
甲骨文和金文的“立”,上部是个象形的表示男人的“大”,下部是一条抽象的表示地面的横线,意思是人站立在地上。秦篆以后的“立”,“大”被写得变了形,看不出有人站立的意思了。
立是会意字,本义指站立。成语“顶天立地、坐立不安、誓不两立”中的“立”用的就是它的本义。先贤孔子曾说:“三十而立。”意思是人到了三十岁就应当独立于世,开始有所建树了。
由人的站立推及到事物的站立,“立”引申出竖立、建立、订立等义,如:立竿见影、独立自主、建功立业。又因人难以久立不动,所以还用来表示时间短暂,如:立刻、立即、当机立断。
《论语雍也》还载有孔子这样一段话:“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大意是:自己想要有所建树,就要使别人也有建树,自己想要事业通达,也要使别人通达。当今世界,做个赢家往往不是个人的事,而是群体的事,多方面的事。他的话富有哲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