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对自己负责
数学课开课前,老师邀请父母参加一个小型课程介绍,端坐静听间感到不小压力。其中,增强孩子责任意识,在他长大后才可以减少父母负担,让他能够自己对于学习、生活有动力,而不是父母来帮着做决定。
给孩子一个自己的空间,不断建立起责任意识,既是尊重孩子,更是对孩子负责。谈到责任,是每个人都会在成长中需要经历的,也是步入社会需要承担的。父母不会永远陪着孩子,更多的是教育孩子自己承担起应该承担的事情。
成长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当你感到肩头压力增加。如何让孩子从小就培养责任感,从点滴事情开始。
1
完成一些简单家务
在天天3岁时,每天吃饭前,让他帮助分发筷子。看见他乐此不彼的样子,也增添了乐趣。吃过晚饭,让他帮忙摆放碗筷,小手拿着饭碗,生怕一不小心掉在地上。这些看似小的家务,可以逐渐增强孩子的动手能力。须知,小事经过日积月累就会形成烙印。一次,我提前将筷子摆放到位,孩子尽然哭了起来,我连忙又将筷子放回去,看着他踩着凳子拿出筷子,然后一双双摆好,这以后,摆放筷子就成了他的必备活动。长大一些,倒垃圾,清理马桶,修理闹钟,等等小事情,也试着动手尝试。责任感就这样慢慢建立,不管今后成为什么样的人,责任都将是身上优秀品质。
2
能够承担后果
对于孩子自己的事情,不要着急为他做决定,而要让他自己选择,并事先将不利后果告诉他,让他认识到如果产生不利后果,则要自己承担。孩子外出时,总喜欢带一个小玩具。面对这种情况,很容易将玩具丢失,每次我都不阻拦,孩子也省心,并没有弄丢,我也就不在意。一次,上幼儿园时,又将一个变形金刚放进口袋,我想这次恐怕要玩丢了。晚上回到家,我问他,变形金刚回家了吗,他说,在教室呢。第二天去了教室,第一个动作就是在柜子里找玩具。事与愿违,并没有玩具的踪影。一天的玩耍,这么小的东西肯定有丢失的情况。看着孩子着急的神态,我蹲下身慢慢说,变形金刚也有自己的朋友,一定是去找它们了。并告诉他,今后不可以再带玩具出去玩了,它们在家待久了,一定也想找自己的朋友。天天似懂非懂的就这样同意了。至今,出门时,都会将玩具放好,生怕再“走丢”。孩子懂事的标志,就是能够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产生不利后果,并改正它。有了这些小教训,遇到类似的情况,他就可以自己做决定。
3
为孩子留一些空间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慢慢开始有了自己的小秘密,可以试着将他当成年人看待。比如,在进入房间时,要先敲门,经过孩子允许后再进入;在准备礼物时,可以先征求孩子意见,当他做出选择后再买;孩子与同学在一起时,不要刨根问底儿。有了自己的空间,才能让孩子感觉到父母对他的尊重。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尊重和自我实现处于高级需求,尊重得到满足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充满热情,体现到自己的价值。父母替代孩子选择,只能让他被动的接受,有时还会产生对立情绪。让他在自己空间内主动选择,会让孩子更有信心。
4
学会自我管理
自我管理,对于成人尤且不易,对于孩子来说更是难上加难。这就要求从小培养自我约束,提高管理自我的能力。从按时起床开始,逐步培养时间观念,让孩子先从时间管理开始,再提高管理自我的能力。坚持每天跑步,晚上准时睡觉,一个人的时候不沉迷游戏,每天看电视不超过半个小时,这些都是加强自我管理的渠道。做事有条不紊,遵守各种规矩,才能在孩子心中产生责任感,他会认为自己是一个有责任的个体,而不再是父母眼中的淘气鬼。
![](https://img.haomeiwen.com/i20159873/843e94fa85e694bc.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