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论语》5

读《论语》5

作者: 龙_隆 | 来源:发表于2023-04-20 09:46 被阅读0次

《论语》之述而篇第二十三节中,孔子说:

“上天将恩德施加于我,桓魋能把我怎么样?”(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

桓魋是什么人?!居然能被夫子当作一个大反派,提溜出来,以反衬上天对自己的关愛?!

桓魋,是当时的宋国司马向魋,因为是宋桓公的后代,所以又叫桓魋。

《史记•孔子世家》有一段这样的记载:“孔子去曹,适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宋司马桓魋欲杀孔子,拔其树。孔子去,弟子曰:‘可以速矣!’孔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孔子带着弟子们离开曹国,前往陈国,路过了宋国。在宋国,孔子与弟子们在一棵大树下演习周礼,期间被宋国人围观。宋国司马桓魋得到消息,派人把大树砍了,而且还准备来杀孔子师徒。幸亏孔子师徒走得快,躲过了这一劫。

桓魋与夫子师徒有什么仇怨,竟然如此不欢迎他们?

这需要从宋国的出现说起。宋国是周朝建国之初,平定三监之乱后,为了安抚灭亡的商朝贵族及后裔,周公以周成王之命,封商纣王之兄微子启于商丘,奉殷商祀,而建立的。对于与自己,有着灭国破家之恨的周,宋人自然是从头到脚的反对,可是实力不允许,所以只能忍气吞声。而夫子师徒在宋国地盘上,演习周礼,颇有几分张大麻子在鹅城,杀人还要诛心的架势,必定是会遭到宋国当权者的报复。

按历史记载,孔夫子乃宋国公族的后代,可是在其周游天下,寻找机会的过程中,为什么从来没有到宋国去碰运气?!

或许有以下几点原因:

最关键的一点,应该是孔夫子以礼治国的政治主张,与作为殷商遗民的宋国,绝不可能用周礼来治理自己国家,二者天差地别的矛盾。

第二,孔子的祖上,虽然是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夏邑县)的贵族,但在宫廷政治斗争中失败,除了逃到鲁国的父亲叔梁纥,一门上下,死于非命,而仇家太宰华督之后的华家,仍在宋国朝堂之上。

第三是,被孔子休掉的前妻丌元氏,是宋国人——爱乌及乌,恨乌自然也会及乌,仅限于此,孔子乜该会对宋国人,没什么太好的印象。

面对死亡威胁,孔子的这一段话,显得相当自信。他认为,自己怀仁行德,自有上天庇佑,坏人对自己是无可奈何的。孔子的这句话看似不合逻辑,实则蕴含着“仁者无敌,仁者无畏”的深刻道理。而海明威的名言:“我可以被杀死,但永远不会被击败”里的意思,也类似于此。

相关文章

  • 何何读论语——文章目录

    何何读论语 001 何何读论语 002 何何读论语 003 何何读论语 004 何何读论语 005 何何读论语 0...

  • 2021-8-1晨间日记

    读《樊登讲论语》第二天 起床:5:00 就寝:23:00 天气:多云 心情:开心 纪念日:读论语第二天 任务清单 ...

  • 5早晚读《论语》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孔子说,领导一个千乘大小的国家,做事一定要...

  • 浅读《论语》5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孔子说,学习就像追赶什么似的,唯恐追不上追上了又会怕丢失了。 子绝四:毋意,毋必,...

  • 每日读《论语》5

    《论语·学而篇》5 子曰: 道千乘之国, 敬事而信, 节用而爱人, 使民以时。 —————————————————...

  • 后续

    爷爷听了我读的《论语》比赛内容说:“我以为这次你俩会合作,要么古琴配读《论语》;要么古筝配读《论语》。《论语》的绵...

  • 湘容儿成长日记第1226天【是有意还是故意?】

    亲子共读第1315天 2022年6月15日 亲子共读内容:古诗、论语、其他 下午5点墨姐放学回家,拿5元整去了学校...

  • 湘容儿成长日记第1190天【我的心太硬了】

    2022年5月11日 亲子共读地點:地毯 亲子共读时间:中午 亲子共读时长:55分钟 亲子共读内容:论语 昨晚上发...

  • 开启自己的悦读时光

    《论语》 我们每天花10-20分钟读论语的内容。论语有20章的内容。半部论语治天下! 我没有读书,没有读论语。我每...

  • 读书札记:士志于道,弘毅儒学

    再次读钱子先生的《劝读论语及论语读法》,相较之前读时更懂其劝读《论语》的真情实意。先生在人生最困难处,仍是想方设法...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论语》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wded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