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但有恒,事无不成。
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是把希望寄托在自己的身上。
曾国藩在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冬,给自己订下了例行的十二条功课,因此称之为日课十二条,内容如下:
一、主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惧。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清明在躬,如日之升;
二、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四刻,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三、早起:黎明即起,醒后不沾恋;
四、读书不二:一书未完,不看他书;
五、读史:念二十三史,每日圈点十页,虽有事不间断;
六、谨言:刻刻留心,第一工夫;
七、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
八、保身:节劳,节欲,节饮食;
九、日知其所无:每日读书,记录心得语;
十、月无忘其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的多寡,养气之盛否;
十一、作字:饭后写字半时。凡笔墨应酬,当作自己课程。凡事不待明日,取积愈难清。
十二、夜不出门:临功疲神,切戒切戒。
当学曾国藩,人生应追求这样的三层境界:
第一层:自立。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要能立志,这是年轻时就下的应完成的人生第一层境界。
第二层:自信。这种自信不应该是一种盲目的自信,不是凭一句“我能”就想当然去包打天下的自负与自夸。而是要能根据现实条件,做出准确的分析与判断,并确定可以驾驭现实的自信。这种自信是有了一定人生阅历和社会阅历之后的自信。
第三层:自省。这种自省就是曾国藩戒烟后,写下“日课十二条”后所达到的境界。这时候的他以自省为生活的方式,这样的人生就会很容易地获取到真正的属于现实的智慧,从而能保证你的人生可以做到真正的生生不息,永不止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