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看到一个视频,据视频作者说据说是困扰爱因斯坦一生的十个问题,我在上面留了言回答:“都是关于主体与客体的存在关系问题”。昨天得到了一个叫“臣服于我”的网友回言。
①人类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答:为了更好的存在。主观上个人是为了更好更健康幸福的活着,客观上是为了整体的人类的DNA遗传的延续是被往往被感性和生物性的无意识状态下所支配的,并表现在生物学意义上与其它物种竞争的优胜而不被劣汰,与天道同在契合时就体现为进化,但客观上的天道自然选择是不因为单方面主观意识上定义的道德观而决定的,当然,也不能因此就说人类面对自然没有主观能动性,而是因为人类的存在本身是客观自然选择与主观选择之间对立博弈之后统一的结果。
②这个世界明明很现实,却好像在做梦一样。
答:现实就是被主观认知并企图去改变成为自己预期的存在,但往往由于主观上的认知与客观存在信息不对称或不一致而发生了偏差,这样的认知就不是正知与真知,从而导致了无知,无知是人类的无意识或没有正知与真知导致的愚昧,而能认识到自己的这种愚昧才是最大的正知真知,也就是智慧,在面对客观存在无能为力无法改变环境时,不要去硬怼,而是应该改变自已,而这时克服自已内心的意志比克服环境现实来的更直接现实,因此,可以说,在信息对称的前提下,坚定的意志执行才是真正的知行合一,才是智慧的体现。真实与梦想往往都是在过去与未来之中交叉于主体,立足于现在,有智慧的生物总是在反省过去中修正与总结经验,并让其沉淀成为自已的历史,以使在不确定的未来中作为凭借,但不是教条。
③你能确定这个世界是真实存在的吗?
答:“确定”这个词本身就意味着主观与客观存在的对称,起码是信息的对称,是第②问题中的“正知“与“真知",与之对应的反义是“不确定“的“无知”,当客观存在被人类的主观精神观察并影响到时,我们可以称之为“确定"的,而反之,当客观存在不被人类的主观精神观察并影响到时,我们可以称之为“不确定"的,可见,“确定”与“不确定”是相对的,当你确定了“存在“的真实性就同时否定了与之对立“存在”的虚伪性,而人类作为主体时,在客观上作为自然世界的一部分的元素或子系统,而同时又是把自然世界作为对象对立起来,过度的放任与而不能掌握自然世界客观环境存在时,你的知与行不符合于世界客观运动的失真,那么,这时,就表明了主观性的伪。反之,过度的人为而超越了自己所能掌控的外部客观环境而承载过重时,就会失控导致了反噬。因此,人生就是在真与伪中徘徊,有人能以借假修真,有人能在求真致精。
④宇宙中除了地球生命外还存在生命吗?
答:宇宙中除了地球生命外还存在生命与否的问题,其实也是人类主体的认知的确定性问题。从知(确定性)与行(可控性)的角度而言,人类连地球都未能走出去,甚至也还没有更先进的观察技术和工具被发明出来,企图去判断推理地球生命外还存在生命显然是只能推理,而依据环境的相似性与宇宙的无穷性,如果存在着与存在着地球生命相似的环境存在,那么,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会产生生命的。当然,也许,其它一些异与地球生命的物种不一定需要具有与地球生命一样的环境也能产生生命呢?
暂时回答这些吧!其它的也大同小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