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部分观点摘自周文强老师和小白老师
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你以为的只是你以为
先来两个实例热热身。一、商纣王帝辛,大多数人只知道荒淫无道,残酷压迫诸侯和残害人民,但是为什么毛泽东、郭沫若等人曾盛赞帝辛经营东南的功德呢?二、东汉末年有位少年,仗剑独行,游走八荒,许多人都仰慕他,前来投奔,而少年家徒四壁,杀了家里唯一的耕牛用来招待客人;追随者们颇受感动,便送了千匹牲畜给他;少年从军,立下军功,获赏九千匹绢,全部分给了部下,你愿意跟随这样一个人吗?他的名字叫--董卓。历史总是由胜利者书写的,你以为的只是你以为。
少年图强
回归主题,秦王嬴政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我们来看看他年少的经历吧。
八岁前,在赵国吃苦。赵国两年前刚被秦国坑杀了二十四万将士,赵国人民对秦国的灭国恨之深,在那样的国家,他的生活不堪设想。
八岁以后,回到了秦国。他没有住进皇宫,他跟他的是从赵高,睡在咸阳城外的一个小茅屋里,学习书画,文韬武略,知道他父亲去世。朋友们可能认为,秦王嬴政在吕不韦的扶持下,顺利地登上王位,其实并不全是。
十二岁的秦始皇是在校场公开比试中,通过重重海拔,从秦国的世子里面脱颖而出,不管文韬还是武略,都让他展露矛头,他是靠他自己的努力,当上了秦王。
虽然秦始皇十三岁继承了王位,但是他头上有两座大山。一座是嫪毒或者说是赵太后势力,另一座便是仲父吕不韦吕氏势力。嫪毒想谋反,嫪毒不除,国内不得安宁;吕不韦不除,秦始皇无法亲政。
童年的苦难,让秦始皇深感民间疾苦,战火之苦。让他萌生了统一天下的想法,并为之努力。
无情之皇,仁义之帝
秦始皇是最无情的人,这没有错。从小出生在赵国,受尽凌辱;回国后险些沦为吕氏傀儡;登基后被自己的亲人赵太后谋反。秦始皇从小就不看重亲情,或者说他根本就没有体会过亲情。秦始皇还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没有选皇后的帝王,他根本就没有成过亲,换句话说,秦始皇没有爱情。那么秦始皇到底想要的是什么呢?所以秦始皇心里根本就没有家族的概念,他不想要亲情,不想要爱情,他想要的是天下,要的是继承父兄基业,要的是正儿八经的能够当民族英雄。这是秦始皇的梦想和目标。
秦始皇是整个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没有杀过自己功臣的皇帝。当秦始皇掌权后,就开始重用王翦、李斯、蒙恬,开始统一天下,平六国,筑长城,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灵渠,沟通水系,修驰道、秦直道,书同文、车同轨等等建立不世功勋。赵太后谋反,只是将赵太后软禁在深宫,终老余生。剥夺吕氏政权后,吕不韦对秦国有功,也只是下令让他告老还乡。秦始皇没有打过任何的灭国战争。更没有灭六国的那些王公贵族,他只是把中国统一了,他统一天下,是不想让天下继续打了,换句话说,战是为了“和“”。
秦始皇非常地仁义,从小真的非常辛苦,就是为了继承自己的祖训,以统一天下为己任,让老百姓再也不用受战争的疾苦,所以秦始皇每天只睡两个小时(或者是两个时辰)。王翦领兵六十万大军,平了六国,灭了百越,但迟迟没有回秦。后来秦始皇才知道,王翦将军病重,不能够回秦。秦始皇二话不说亲自骑着马,去找他的臣子王翦。当秦始皇看到自己的将军,将士被南国百越的气候影响,秦始皇说:“要不班师回朝吧。”秦始皇要登始皇帝的时候,继位以后,大赦天下,所有的规章制度都制定好了,但是从南海传来噩耗,王翦将军死了,赵佗将军带着王翦将军的灵柩来到了咸阳城。臣子们却无人敢上报,因为他们知道,秦始皇会受不住这个打击。
秦始皇是一个爱憎的好帝王,秦朝是我们中华民族之源头,没有秦就没有今天的华夏文明。我们今天所有的文明,都来自于秦。
虎狼之师的养成
秦始皇这辈子最崇拜的人是商鞅,其次就是韩非子,用的就是法家学说。那个时候百家争鸣,有儒家,道家,小说家,阴阳家,有权谋家,纵横家,还有法家(当然还有老人家)。不少历史学家皆认为,在当时那个年代,只有法家才是向前的学问,然而小编想表达这么一个观点,一切言论、政策、改革都是为政治服务。诚如本文开篇所述,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没有成功的变法,只有最适合的变法。
当年秦献公被六国围攻,输得一败涂地,累死战场。秦孝公接下秦国这个烂摊子后,割地赔款。整个国家穷得连皇帝都吃不上饭。这个时候的秦孝公,渴望有一个贤士来改变秦国,这个时候商鞅入秦了。
商鞅入秦后,秦孝公听从商鞅的建议,实施了一系列的变法,涉及政治,经济,民生,军事等等。这里概括为两个字:“耕”、“战”。
何为耕:开垦荒地三亩以上种植五年,土地归为私有,粮食有百分之九十属于自己。也就是说,只要现在秦国有荒地,不管你是不是秦国人,只要在我秦国领土范围内,你就可以开垦荒地,五年之后可以自由贩卖。就是这一战略,让秦国只用了五年时间,瞬间从一个连皇帝都吃不上饭的秦国,摇身一变成为老百姓都有饭吃,国库充盈。
何为战:打胜仗不奖,砍下敌人首级才奖。解释为:如果你想当官发财公侯伯子男,你想让自己从奴隶变成贵族,你就必须上阵杀敌,打胜仗不奖,砍下敌人首级才奖。秦军为什么会被称为虎狼之师,缘由就在这里。现代话解释就是,每个人都是这个企业的股东,公司规模有多大,就看员工有多为企业卖力。当年商鞅变法,变的就是机制,变的就是为谁干,怎么干,干完怎么分的问题。所以在周代被奴隶制所束缚的奴隶们有了翻身的机会,这就是为什么章邯用仅仅一个月时间能将三十万罪犯训练成军,出关中抵御叛军;这就是为什么在秦始皇兵马俑中,第一排死士敢不穿盔甲的原因。
虽然商鞅得罪了当时的太子后来的秦惠文王,惠文王车裂了商鞅,但是商鞅之法一直都被沿用。
励精图治,躬勤政事
秦始皇从小被人称为暴君,但似乎从没有人说过秦始皇贪图享乐吧?当秦始皇统一了中国以后,秦始皇没有想享乐。秦始皇也不是我们小时候认为的那个暴君。
秦始皇想的是我如何能够让天下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我如何能够让我们的华夏民族能够繁衍生息。所以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开始筑长城,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灵渠,沟通水系,修驰道、秦直道,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等等。他自称为始皇帝,他改变了我们中国,当年落后的奴隶制,从秦始皇建国开始,我们中国开始了两千多年的郡县制(封建制只存在夏商周三代,秦以后就是郡县制,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查一查由来),确立中央集权体制。在今天许多人看来,郡县制是很落后的,但是读者们试想一下,拿单车去跟汽车比,拿汽车去跟飞机比,有可比性吗。时代具有局限性,当时郡县制是非常先进的。在秦以前,我们中国在上古夏商周的时候,用的皆是奴隶制,什么是奴隶制,有等级、有种族等级。就是因为这套奴隶制,让这个国家的生产力低下,几乎没有生产力。为什么?因为人没有动力了。因为不管奴隶再怎么努力,还是奴隶;贵族不管再怎么不努力,还是贵族。但是在秦始皇统一天下以后,废除了奴隶制,开始用郡县制建国。什么叫郡县制,郡县制源自于商鞅变法,郡县制指的就是,奴隶如果通过自己的奴隶,也可以变成贵族,贵族如果不努力,也会被降成奴隶。
它帮助中华民族从奴隶制变成了郡县制。我们今天去看看印度,为什么印度今天还是这么弱小的一个国家,因为今天的印度还是一个奴隶制的国家。
焚书坑儒与长平之战
人们常说暴秦,让人们印象最深刻的,应该是焚书坑儒和长平之战吧。
焚书坑儒,坑的不是儒家,坑的是那些方士。因为那些人说,我可以让你长生不老,骗了秦始皇(公元前213年和公元前212年"焚书坑儒", 徐福在公元前219年来到秦王的宫廷)。为什么坑儒家?因为孔子的孙子。孔子一辈子都没有得志,都当不了官,是秦始皇统一天下以后,重用了孔子之孙,结果儒生诽谤秦始皇,孔子之孙想复辟,被秦始皇发现了,所以秦始皇就做了一个动作“焚书坑儒”。但秦始皇作为千古一帝、秦代的开创者和大政治家,不会度量如此之小。焚书坑儒的实质是秦始皇为巩固统治而发动的统一思想的运动。哪怕没有坑儒,也会有坑道家,坑小家。儒家学派只是首当其冲,给了一个借口罢了。
那么,秦始皇到底有没有把我们的所有的书籍全部烧了呢?如果全部都烧掉的话,那么我们今天的《尚书》、《诗经》 、各家学派的作品,是从哪里来的呢?答案是:没有。秦始皇把全天下所有的书籍都保留下来,在民间的书籍全部收回,官方保留,民间不允许有了,民间只能学秦法。这是为了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统一我们全中国所有的思想。那真真正正“焚书坑儒”的是谁呢?是项羽。项羽是个武夫,不懂这些书籍的价值,把秦军灭了以后,直接把当年秦始皇的天下藏书,全部付之一炬。有多少书籍是秦始皇的史官带出来的。
长平之战。山西高平,就是当年白起坑赵卒的长平,那里的老乡管豆腐叫“白起肉”——痛恨而至日日食其肉的程度。虽然这并不是发生在秦始皇时代,但是也常被人作为暴秦的一个表现。然而人心皆是血肉做的,哪怕一个人再冷血,再无情,在下这个命令的时候,心里也不好受吧。然而秦军不杀孩子,留下了240名孩子回国。朋友们,长平之战没有历史教科书中写得那么辉煌,秦军损失过半,四十五万投降的赵军,养又粮草不足,放又放不得,留在军营又担心会叛乱。养不得,放不得,留不得,而且秦军还得继续伐赵,前有狼后有虎,只能杀。
卫我大秦,护我社稷
不知道各位读者朋友们是怎么对待民族英雄,是在国家危难之际,临危受命,力挽乾坤之人呢?还是捍卫本民族的独立、自由和利益,在抗击外来侵略的人呢?
自秦之后,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中国的版图基本上没有发生过太大的变化。
北击匈奴,筑长城,守边疆。北方由王翦的孙子王离率领的镇守匈奴的三十万铁骑。这三十万铁骑是秦国最精锐的部队,在秦始皇死之前曾在蒙恬率领下一战灭掉匈奴六十万骑兵,以至于在其后的几十年时间,即使楚汉相争,中原内战,匈奴都不敢再进犯中原,这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次中原内乱而匈奴没有南下入侵的时期。因为北方的将领们都受过秦始皇的恩惠,明白民族大义,只要北方不失,中原内乱也只是内斗,华夏依旧是华夏。只有王离是秦二世提拔的,出兵十万支援关中,还有整整二十万装备精良的将士守着。
王翦领兵吞百越,病危的时候见到秦始皇,说道:“南中国太好了,南中国是我们华夏之隗宝,而且南中国国土面积之大,相当于我们两个秦国。所以这个地方不能丢。(南岭之地,指的是现在的广东,广西,海南包括番禺,香港,澳门)。我们必须要守住南中国,我们如果守不住南中国,这就是我们华夏民族的损失。” 秦始皇说:“怎么守?”王翦说:“只有一招,除了我老秦军六十万人马,必须守在此外,还要做一件事,那就是希望命令我们老秦人,从我们的关中迁百万人来此,然后跟当地人同居,来影响他们,同化他们。”秦始皇含泪下令,再次从老关中,调二十万人马入南海。当时秦始皇下完这个令以后,秦始皇吐血晕了。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当时的秦国,已经没有多少人马了,打仗打了数百年,老秦人都快死光了。为了派兵守匈奴,为了派兵守南中国,把所有的秦军,把所有的老秦人全部迁走,在关中的老秦人不足三成!!意味着,在咸阳城,有七成以上的居民,都是六国的救民,如果六国救民复辟,三成的老秦人,不可能抵挡得了,秦国危已。
而近三成的老秦人,有一半在守着中国的陕西,守着西部。秦始皇说从商朝开始,如果没有我们秦国守住我们中国的陕西,守住这西部,这西部早都没有华夏了,我们老秦人能够帮助华夏,守住西部中国。
如果没有秦始皇,如果没有秦国,今天的中国就像欧洲一样,四分五裂。哪有现在960万平方公里国土。民族英雄秦始皇。被刘邦戴了一个暴秦的帽子,一戴就戴了2000多年。
秦能灭,华夏不能灭
当年秦国可是百万雄师,南岭大军六十万守着南中国。三十万蒙氏兄弟,守着匈奴。九原还有三十万大军守着。为什么秦始皇死了以后,十五年就灭了?
史书上记载秦始皇临死前跟镇守南中国的将领说了一句话(原话):中原但有不测风云,南海军队切勿北上勤王,当断然封闭新道,不使中原乱局波及南天。意思是南中国是中国的大门,如果他日,中原有难,你不能北上勤王。你的使命就是守好南中国的大门,因为秦可以灭,中华民族不能灭,华夏民族不能灭。当时的秦国人马全部派出去,要不就三十万军队守匈奴,六十万军队守南中国,还有二十万的老秦人,去守边疆,老秦人不超过三成,如果六国救民复辟,秦国危已。但如果秦国有难,不允许你北上勤王,你要马上阻碍住,把道路封锁,你要为华夏守住南中国的大门。意思是告诉他,如果动乱了,你不能上来救我,你得守住南中国,那是你的职责,如果南中国丢了,你就是千古罪人。
当陈胜、吴广、项羽,刘邦起义的时候,其实秦军根本就没有人马,所以最后实在没有办法,章邯用的是什么军,囚徒军。就是在骊山给秦始皇修墓的那些人当军队。秦国在内乱之时,百万大军纹丝不动,在乱军进犯关中之时秦国建设部长章邯用仅仅一个月时间将三十万罪犯训练成军,出关中抵御叛军到底是什么样的政治体制可以让三十万罪犯心甘情愿的战死沙场,难道是大家所说的秦国暴政?秦国的军队向来都被称作虎狼之师,就是这三十万也不例外,在函谷关击溃陈胜部下周文率领的百万乌合之众,然后出函谷在三门峡消灭叫嚣着要复仇的周文三十万残部,接着东出洛阳,打下坚固的洛阳城,杀死吴广和他的三十万精锐,紧接着在安阳消灭了魏国势力,在新郑消灭了韩国势力。最后,不是项羽赢了,而是章邯不想玩了。章邯归降了。
秦灭以后,刘邦虽然不想承认南越国,但是不敢跟南越国打。二十万老秦人,六十万王翦余部,装备精良。这都是当年跟着王翦平六国,吞百越的原军人马,个个身经百战。八十万锐士红着眼,刘邦在关中杀的都是他们的父老乡亲啊。他们就等着赵佗一句话,挥军北上,杀回关中。刘邦怕啊。后来就跟赵佗说,我封你一个南越王,你只要承认我主权承认我汉王朝就可以了。但是你们知道吗,赵佗——归降了!!!
赵佗没有跟汉王打,戍守边疆的秦军也没有跟汉王打。秦国之所以被灭,是因为秦军主力为了守住华夏大门,根本就没有参与内战,所以才让项羽钻了空子,到最后项羽兵败,刘邦统一天下,刘邦不承认南越国,但当时的南越已经变成了一国家了,南越建国,南越的国度在番禺。因为当年的秦始皇是赵佗的恩人,秦始皇慧眼识人才,提拔了赵佗这种名将。秦国大乱,秦军八十万锐士,没有参战,所以秦国才一夜之间灰飞烟灭。
(小编也是一个俗人,不懂知遇之恩。小编除了对爱人之外,做任何一件事,都会从三个方面考虑,人情,职责,私心。秦始皇对赵佗有恩,对秦国上下将士重仁义,此为人情;秦始皇的梦想与目标是守护华夏,天下太平,无论是北上勤王还是南下伐乱,都可能造成南越和边疆动乱,违背了秦始皇当初意愿,将领们身为臣子理应遵照圣旨办事,为君分忧,此为职责;人总是有私心的,无论大小,就如赵佗不可能直接挥军八十万北上,先不论伐乱成功与否,万一南越小潘国复辟,多年经营的成果将付之一炬,南越将重新成为南蛮之地,加之秦二世本就对赵佗不满,前程堪忧。)
秦为什么“暴秦”
那么最后,讲一讲为什么秦被称为暴秦。因为秦只统一了十五年,承接文章开篇,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一个王朝如果它比较短,后人肯定会为它的短命王朝编造一个理由,这就是秦被冠以“暴秦”的原因。不管是秦还是隋,秦和隋都是一个非常短的王朝。为什么短,不是说这个帝王不厉害,也不是说这个朝代不好。是因为他本身就是在四分五裂的前提下,民族大融合,民族大融合以后,他很容易再次分裂,从上古夏商周开始,春秋战国,那个是几百个国家。秦始皇统一天下,但是他没有统一好,所以很快就灭了,灭了以后,记住,一个短命王朝后面,一定是一个很昌盛的国家。在中国历史上有两个朝代是我们最骄傲的,也是最盛世的,一个是汉朝,一个是唐朝。汉朝前面的是——秦。整个汉朝用的所有的机制,包括对国家,所有的管辖,所有的一切,用的全都是秦朝的。汉王朝完全百分百继承了秦王朝的编制。第二个盛世唐朝,继承的是隋朝,五代十国以后,两晋南北朝,统一也是纷乱,隋也是将其统一了。隋统一后,唐接了隋的所有的机制,所有的编制。
最后,以秦始皇的一句原话结尾吧:朕统六国,天下归一,筑长城以镇九州龙脉,卫我大秦,护我社稷,朕以始皇之名在此立誓,朕在,当守土扩疆,扫平四夷,定我大秦之基。朕亡,亦将身化为魂,佑我华夏永世不衰,此誓日月为证,天地共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