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在历史书上的标签是「暴君」、「好大喜功」,但现在,也有人说他是「千古一帝」,可惜「未遂」。
「好大喜功」这签 —— 较出名的,比如汉武帝、隋炀帝,特点当然是好面子,耍排场,摆阔气,爱打仗,特别 ... 爱打仗。
当然,新朝建立,为了强调自身「合法性」,总会或多或少的在史书里抹黑前朝「最后的统治者」,然后再夸夸前朝「前面的统治者」,套路,都是套路。
历史书中的隋文帝杨坚,勤俭朴素,开皇盛世,这样一个随时准备在镜头里落泪的人,杀起人来却也绝不犹豫 —— 他把北周宇文皇族的子孙全部屠杀,有人规劝,杨坚说「君书生,不足与议此!」
而杨坚晚年,同样是愈发残暴,滥杀大臣、企图独裁天下。
咦,我为什么要说「同样是」?
说回正题。
隋炀帝身上虽然贴满亡国之君的各种标签,但在他的任期内,有一件事却不得不提,那就是「科举制度」的建立。
科举制度,始于隋朝 605 年,到清末 1905 年被废除,共持续了 1300 年,现代公务员考试就是从科举制间接演变而来。
1300 年 —— 大隋,一直到大清 ... 亡了,夺长啊 —— 不过也憋害怕,咱们雄安新区也是「千年大计」呢。
1300 年前,西安跟洛阳还相当于现在的北京和上海呢,哼,祖上也阔过。
简单介绍一下科举制:
科举是一种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吏的制度,它是古代中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直接催生了不论门第、以考试产生的「士大夫」阶层。
注意 ——「不论门第、以考试产生」—— 现在当然也有「门第」,但跟隋朝以前的「门第」比起来,那就不算什么「门第」了。
我们总说这个革命、那个革命,阿 Q 也想革命,也想姓赵 —— 但「科举制度」,绝对称得上是革命中的革命,更神奇的是,没有流血,没有屠杀,润物细无声。
隋朝以前,是「门第」制度。
举两个例子:
隋朝开国皇帝杨坚的爹地杨忠:十二大将军,隋国公 → 杨忠的爹地杨祯:建远将军 → 杨祯的爹地杨烈:龙骧将军、太原郡守 → 杨烈的爹地杨惠嘏:太原郡守 → 杨惠嘏的爹地杨元寿 → 武川镇司马 → 杨元寿的爹地杨铉:燕北平郡太守 ...
我们可以这么一直追溯上去,比如杨铉的八世祖杨震,东汉名臣;杨震的八世族杨喜,杀死霸王 —— 也就是项羽的时候,他就在案发现场,因此被封为「赤泉侯」。
插播:斩杀霸王小故事
汉兵追来,项羽跳下马,命部下皆下马步行,各持短刀迎战汉兵,乱削乱劈,连毙汉兵数百人,项羽自己也受了十多处伤,他认得走在汉兵最前面的是他的旧友吕马童,便说:「我闻汉王悬有赏格,得我首级,赐千金,封邑万户,我今日就把这个人情送于你吧」说完,挥剑自刎。汉将一拥而上,争先恐后,抢夺项羽肢体 —— 王翳取其头,杨喜、吕马童、吕胜、杨武各得一块,回到汉营。刘邦言其五人追杀项羽有功,各自封侯,杨喜被封为赤泉侯。
看,在历史的特定时刻,抢了一块肉,就后世几几几辈子荣华富贵了。
所以说,人啊,当然 ... 但是也要 ...
而杨喜的爹地杨硕,是晋叔向十四代孙 —— 叔向,是春秋时期,晋国的政治家、外交家,和晏婴、子产是同时代人。晏婴,也就是「晏子使楚」的那个晏子。
好了,有点晕,再换个例子:
陕西富平,出了一个很厉害的人,叫王翦,职业生涯主要战绩:破赵国都城邯郸,灭燕和赵,以秦国绝大部分兵力灭楚后,率平楚大军南下,平定百越。
王翦的孙子,王离,不用说当然也是大将军,秦末天下大乱,他去攻赵。
当时就有一个臭公知说:「王离,那是名将,没毛病,率领强大的秦兵去攻打刚组成的赵国,不用说,肯定没问题。」
另一个有些迷信的臭公知说:「不一定啊,人家说将军的第三代必败,为啥捏?因为前面杀得人太多,有报应啊,你看现在,王离 —— 正好是他娘的第三代啊。」
镜头对准了后来惨被分尸的项羽,此时,他当然正意气风发,面对强大的秦军,前去解赵国之围的他说:「爹地,你最辉煌的时刻是什么时候?在日本国家队吗?而我 —— 就是现在了。」
于是,著名的巨鹿之战上演了,项羽破釜沉舟,渡河救赵,九战秦军大破之,王离被项羽所俘。
好像扯得有点远。
我真正想说的是,王离败后,家人怕被秦二世治罪,于是 ——
他的长子王元,逃到了山东琅琊(听起来很浪漫,其实就是现在被黑的有点惨的山东 ... 的临沂),成为了琅琊王氏之始祖;而次子王威,逃到了太原,成为了太原王氏之始祖。
再说一遍,历史从来都是属于精英阶层的,即使兵荒马乱被吓得逃命,那也是精英阶层,是去创造历史的。
那么,什么是「人民」呢?历史不是由「人民群众」书写的吗?
其实,《走向共和》里的袁世凯同志,已经给出了答案 ——
又扯远了,再扯回来。
前面铺垫了这么长,我们不能忘了主题,主题是讲「门第」。
逃到山东的琅琊王氏,在汉朝兴起,西晋衣冠南渡后,为东晋政权的稳固居功至伟,被称为「第一望族」,时人皆谓「王与马,共天下」。
插播一条书圣王羲之的简介:
王羲之,字逸少,中国东晋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原籍琅邪临沂(今属山东),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官拜右军将军,人称王右军。
—— 万万没想到,潇洒飘逸的史诗级江南绍兴文艺青年王羲之,竟然和双手沾满鲜血的西北富平糙汉子王翦扯上了关系,「老北京」听到这个故事就不高兴了!
继续说「琅琊王氏」。
侯景之乱时,琅邪王氏与陈郡谢氏一起因拒绝侯景联姻,而受侯景报复性地大屠杀,自此几乎在政局失去影响力;唐朝仅有四人官至宰相(王方庆、王璿、王玙、王抟)。
请注意 ——「仅有」。
上面的两个小例子,希望能让大家了解一下「门第」是怎么回事。
科举制度之前,统治阶级是如何选取人材的呢?
秦朝之前,简单易懂 —— 血缘世袭。
西周时还运转正常,东周时,世袭制度已经开始崩溃,有了「客卿」、「食客」等体制外人才,比如「春申门下三千客」。
汉朝时,分封制逐渐被废,采用「察举制」,由各级地方推荐德才兼备的民间人才。
但是,只要是「人」操作,而不是「制度」操作,稍有常识的人都能看出生态的发展走向。
「察举制」后期,逐渐出现地方官员徇私,所荐者不实的现象。
三国魏文帝时,创立「九品中正制」,由中央特定官员,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间人材,分为九品录用,两晋、六朝时沿用此制。
这基本走到了「中央的政策是好的,只是下面的贪官执行坏了」的思想境界。
「九品中正制」是「察举制」的改良,但魏晋时代,世族势力强大,常影响中正官考核人才,后来甚至所凭准则仅限于门第出身,于是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现象,不但堵塞了民间人材,还让世族得以把持朝廷人事,影响皇帝的权力。
当时,许多「五铢」就在「魏晋论坛」上说:「哈哈什么都扯到体制问题,自己能力不行,没被选上,就说是体制问题。」
到了隋代,为了改革九品中正制,隋文帝于开皇七年(587年)命各州「岁贡三人」,应考「秀才」。
隋炀帝在大业元年(605年)设进士科取士,成为后来的科举,唐朝继承并发展了这一制度。
唐代的科举仍然留有一定的察举制影子。例如:士子在应试前,流行把自己的作品呈送社会名流,希望名流能向主考推荐,叫作「行卷」。
除了武则天主政的一段时间外,唐代的科举没有糊名(弥封)的习惯,考官在评卷时,考生的名声往往是考虑因素之一。
这样做的原意跟举察一样,是希望可以兼顾人材在试场外的表现,但同时这亦无可避免造成了不公平,出现士子与考官之间的利益瓜葛。
到了唐末吏治败坏时,弊病更甚。
当时,许多「五通宝」就在「大唐论坛」上说:「哈哈什么都扯到体制问题,自己能力不行,没被选上,就说是体制问题。」
宋代进一步改良了唐朝的科举制度,确立了一套相当完整的体制,宋朝的科举制度公平性大幅提升,许多大臣的子孙也未考上科举,仅能担任中低阶官员。
基本上,唐以后,因为科举制度,「门第世族」这个概念就被永远的被打入了历史,但是,我们得知道,它曾经在华夏大地上统治了那么长的时间。
王羲之同志,为什么能字写得那么好呢?
他为什么不用种地,不用放羊,不用考试,不用找工作?为什么他每天写字、养大鹅、开 Party、约酒局,喝大了写《兰亭集序》就行?
马克思同志听到这些话就不高兴了,于是就发明了「阶级」。
这是什么呢?这是资产阶级腐朽奢靡之风,打倒!
好了,关于「科举制度」的蛋扯完了,再会。
原文地址:http://mp.weixin.qq.com/s/5FSRw_WORTrYpHkOOFhX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