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群山之巅

作者: 纷纭杂谈 | 来源:发表于2017-12-06 11:17 被阅读0次

       迟子建的小说,文风历来清丽,但不失沉稳、厚重。是我喜欢的女性作家之一。从她的《北极村童话》,到《额尔古纳河右岸》,我都一直关注、欣赏着她文字中蕴含的那份沧桑与安然。

       说实话,看完迟子建的小说《群山之巅》之后的第一感觉,是一头雾水,毫无头绪。整体小说没有主线、没有重点。只留下了一群凡夫俗子灵魂独白的细节与片段。故事背景依然放置在东北黑土地上,一个叫龙盏的小镇,讲述的是小镇上一群小人物的悲欢离合、生离死别。全文共17个章节,小镇故事多,每一章都似是一个独立的故事,但看完了却感觉没有结局一样。龙盏镇怎么样了?安雪儿最后的境遇如何,很多事情都没有结局,所谓的结局可能只是人们心里想要的结局。是留下了悬念?但是我不敢去直视。

       沉下心来,掩卷遐思,却有不同的启迪。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历史是既往的现实,现实有历史的影子。《群山之巅》整体的框架更大的作用是为了铺垫细节,串联历史。小说中的细节,紧紧扣应着现实热点与社会生活,带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从细节来看,这篇小说又是清晰的,迟子建在《群山之巅》里把一个个小人们拿捏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她对于人性的刻画以及人生命运的无常描写是淋漓尽致的,而这种细节的刻画与描写背后所隐含现实的意义——光怪陆离的现实社会,复杂多变的世事人性、离奇微妙的命运纠葛,让人扼腕叹息的同时,也令我们去思考:即使是一个灵魂卑微、地位低下的小人物,在未知叵测的现实社会中,也有追逐精彩和幸福的理由。无数的小人物,充斥在历史的长河中。在历史的长河里,小人物也有小人物的“活法”。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迟子建对文字小人物的勾勒和描述,能穿透苍白的纸张,刺进人们的心里。

      历史的变迁让人们不得不跟着改变,文中三代人的命运交织缠绕,爱恨情仇贯穿始终。这种思想和生活上的斗争,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深深体会。这一切,都映射成为龙盏镇上的平白简单的生活。无所谓于对错,无所谓于胜败,聊作茶余饭后的谈资罢了。

      相信很多人对故事末尾的那首诗歌记忆深刻。“我望见了—那望不见的!”一种巨大的苍凉,一种无奈的无言,又给我们揭示了什么?无论天上人间,不管伟岸卑微,一样有“花影闪烁”,一样有“五谷丰登”!

图片来源于网络

相关文章

  • 站在群山之巅

    迟子建的小说,文风历来清丽,但不失沉稳、厚重。是我喜欢的女性作家之一。从她的《北极村童话》,到《额尔古纳河右岸》...

  • 站在群山之巅,我看到了万物的母语

    (2019年6月6,爬孝母山有感) 当我站在群山之巅翘首顾盼 有个声音响起 站在群山之巅,你看到了什么 我有些措手...

  • 诗歌/站在群山之巅,你看到了什么

    (2019年6月6,爬云南孝母山有感) 当我站在群山之巅,翘首顾盼 有个声音响起 站在群山之巅,你看到了什么 我有...

  • 三行诗·远眺

    站在秦岭之巅 俯视群山葱郁 赞叹大自然的神奇美丽

  • 我的精选~

    我的精选~ The Dawn 破晓 I stand on the top of mountains-我站在群山之巅...

  • 《群山之巅》|一个比书名有趣的故事

    群山之巅有彩云 ——读《群山之巅》有感 1. 起先,从室友手里接...

  • 所有努力只为站在群山之巅

    如果你爱他,就带他去爬华山,因为那里山高路险,风光无限,胜似人间四月天。 如果你恨他,也带他去爬华山,因为那里山路...

  • 人性之光穿透黑暗:群山之巅

    人性之光穿透黑暗:群山之巅 ——迟子建长篇小说新作《群山之巅》 《群山之巅》写到最末安雪儿在空旷的雪漠中呼救时,作...

  • 群山之巅

    轻轻合上《群山之巅》后,脑海中仍不时想起那句道尽人世苍凉的话语“一世界的鹅毛大雪,谁又能听见谁的呼唤!”这也是我读...

  • 群山之巅

    站在山脚,我常常想,山的顶峰是怎样的;处于人生的起点,我常常想,人生的尽头是怎样的。 我曾以为山的峰巅不过只是一抔...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站在群山之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weki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