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是故乡明 15

作者: 清衫 | 来源:发表于2022-02-11 23:22 被阅读0次

      ……

      我经常会进入那个神秘的胶卷世界,透过光去研究底片里人物的表情,看着照片在水盆里逐渐显现的过程,深深的震撼……两个暗室,一对心灵手巧的父子。

      外婆家住在半山腰,山脚下的小河边隐蔽着一个泉水池,说是隐蔽,也的确不好找,是河岸边的墙面凹进去一块,自然形成的的一个方形池子,泉水从底部的泉眼里源源不断的冒出来,咕咚咚的,冰凉清澈,我自然是要舀一瓢水到嘴边,那种冰冰甜甜的感觉,放在记忆的最深处,任由时光蹉跎我的身心,但唯独那瓢水始终在梦里滋养着我。这大概就是故乡的意义吧……

      村里的老人都说泉水很是神奇,长年饮用此水,便可皮肤雪白。我现在想起也是相信的,外婆村子里的亲戚们皮肤确实都不算黑,毕竟是庄稼人,长年风吹日晒,可很多妇女常常见到时也的确白白净净。

      住在大山里的妇女,担水是最辛苦的事。外公长年在外面行医,外婆年轻时候总是一个人挑着扁担,两个木桶,摇摇晃晃的去山脚下担水。虽不是完全的小脚,但是毕竟缠过,承担重物,走路还是影响很大。这一步一步、一来一回,甚是辛苦。

      后来外公不在了,舅舅外出走街串巷的照相去了,外婆年龄也大了,我们家就会有一个奇异景象。院子里攒着大小不一、形象也不一的塑料桶子,每个都用铁丝绑着小小的挂钩,旁边整整齐齐的挂着几根手工磨制的竹子扁担,也是外婆动手一根一根用砂纸打磨出来的,看着光滑结实,很像个样子。因为是给孩子们做的,所以很小巧,再加上几个挂钩和小桶相连,看上去迷你可爱,像个玩具。于是早饭后,我们几个孩子浩浩荡荡的跟在外婆的大木桶后面,去山脚下担水。这一大桶、一小桶的,积累起来也可以装满一水缸。缺水和担水,永远是外婆的生活主题。

      小河和大坝相连,有次回去正好赶上大坝放水,很多鱼苗都随着水一起流到小河里,我们便在外婆的带领下,拿着各种小鱼网,说是鱼网,也不过是外婆把纱布绑在圆形的铁丝圈上罢了,但是的确好用,幸运的时候,一次可以拦好几条小鱼。

      我更喜欢撸起袖子直接扎入水底去摸,水波粼粼,小鱼苗一瞬间就散去了。我看见自己的小手在水里折射的样子,很是欢愉。在水里握紧的拳头,明知没有捉到小鱼,还是要当着大家的面抽离河面,快动作的塞到岸边的水桶里,假装抓到了的样子,外婆就立刻鼓掌表扬。

      抓鱼回家是最幸福的时刻,平时一滴油都舍不得的外婆,会突然慷慨的开始做油炸小黄鱼,小鱼清洗干净,洒上盐和花椒粉,再裹上一层面糊,放在热乎乎的油锅里,我们几个小馋嘴,统一瞪大眼睛,眼巴巴的围着灶台,一边流着哈喇子,一边等待,这是此生吃过最好的东西,是的,最好!

相关文章

  • 月是故乡明 15

    …… 我经常会进入那个神秘的胶卷世界,透过光去研究底片里人物的表情,看着照片在水盆里逐渐显现的过程,深...

  • 【爱心小岛·同题】‖月是故乡明

    月是故乡明。 月,是故乡明。 月,是故乡明? 故乡,多么亲切的称呼;故乡,多么温馨的画面;故乡,多么让人留恋的地方...

  • 故乡月

    月是故乡月, 明似故乡明。 夜夜升明月, 故乡无故人。

  • 月是故乡明

    渐渐的,已是暑假的尾巴。我又要踏上远行的列车,去远方求学。 在学校的日子是孤单的。有一天,我独自行走在大学校园里的...

  • 月是故乡明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回家了。 我想这应该是现在许许多多在车站或是即将去车站的人的心声。...

  • 月是故乡明

    月是故乡明,不知家乡味,年年花相似,可惜人不在。 关于家乡的味道,我最想念最想念的便是小时候过年的吃的。每...

  • 月是故乡明

    独自凭阑珊,远眺那轮明月。 漫步在家乡的幽幽小径中,落红满径,丹桂却在这清幽的夜晚悄然绽放花蕾,满目的郁香散发的是...

  • 月是故乡明

    “踏上火车的那一刻,我还没有意识到,从此以后,故乡只有冬,再无春夏秋。”一句话这样写道。 不经意间,这句话不知戳痛...

  • 《月是故乡明》

    露花 滴水 磅礴惹人笑 依山 似水 又见故乡情 君随云雾山中去 抬头未见月夜明 半世流离 沉浮山海间 悲曲一句惹昨...

  • 月是故乡明

    平时会感慨诗人哪来那么多素材,哪来有这么多灵感直到自己出来读了大学。 高中本来就是学渣,高考考完别人都还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月是故乡明 1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wizk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