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身体是分为健康的和病态的,健康的身体容易带来愉悦、欣喜、美好、精神饱满、奋发向上;病态的身体容易带来痛苦、烦躁、郁闷、无精打采、低沉消极。其实,数学学习也一样,也分健康的学习和病态的学习。
重大的身体疾病不是一两天形成的,严重的学习疾病也不是一两天形成的。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孩子们的数学学习,究竟如何一步步从健康走向了疾病。
(一)思考退却的开始
如果我们读传记,会发现一些大数学家,并非从小数学成绩优异,甚至有的到了初中、高中,数学仍不及格。但是他们身上必然有一个共同点,甚至所有科学家,身上都有这个共同点:无论学的多么优秀、多么糟糕,从不放弃对思考的坚持。
在老师打算讲解方法时,“老师,等一下再讲吧”、“老师,让我再想想吧”,每个孩子内心本来都有这种声音。而且,数学也应该这样学。但可惜的是,诸多孩子,也许在很小的时候,这种声音就消失了。这种声音的变弱与消失,是思考大幅退却的开始。
自此,数学里最美的地方,就很难看到了。因为数学最美的地方,都是在老师讲解之前,自己坚持思考发现的。并且,数学里的想象力、创造力,也从此关闭了。出现思考的退却,意味着数学学习已经不是非常健康的状态了。但糟糕的是,这仅仅只是开始。
(二)主动探究的失去
思考不仅仅存在于自己想题过程中,也广泛存在于听老师讲解中。老师讲解方法过程中应该要思考:“怎么想到的这个方法?”、“我为什么没想到?”、“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还有没有其它的方法?”。然后孩子带着这些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这依旧是每个孩子都本就可以有的思考品质。但是,诸多孩子思考进一步退却,听老师的讲解时,丝毫没想这些问题,更不会因为这些问题而不断展开思考。而这时,在数学学习中,孩子就与探究能力、探索能力、数感的建立、对数学的深刻理解无缘了。
(三)主动推理的失去
在老师讲解方法的过程中,除了一些探索探究的问题外,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就是“这个方法为什么是对的”。当然,还有一个同样至关重要的问题,就是自己做错时:“我这个方法为什么是错的?”、“老师讲的对不对?”、“老师讲的为什么对?”、“另一个思路为什么不对?”
类似的关于对“为什么”的思考,也是每个孩子都本该具备的,也是数学学习中获得推理能力、质疑能力必不可少的环节。可惜的是,对于这个问题,很多孩子也渐渐屏蔽了。老师讲什么,直接看、听、学、记、用就好了。而这些问题与思考的失去,导致在数学学习中,孩子就与推理能力、质疑能力、批判性思维、分析判断力、对数学的正确认知无缘了。
主动思考、有效思考、坚持思考的失去,使得数学的学习,失去了绝大多数原本的美好。但是这并没有引起很多人的注意,因为这些东西的失去,并不在根本上意味着成绩的糟糕,这是最为致命的。而因为对成绩的不断追求,使得更多功利的办法、应试的办法、取巧的办法大行其道,使得越来越多的孩子们,越来越早的与真正的数学学习背道而驰。而这,也是数学学习进入疾病阶段的真正开始。
(四)重视结果大于过程
考试的意义是什么呢?考试的真正意义,是为了更好、更有效、更自省的学习。学习的意义又是什么呢?学习的意义是能力的成长、是意志品质的发展、是求知欲好奇心的满足。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考试和学习的意义都变了。学习的意义是考试取得好成绩;考试的意义是为了升学与他人的评价。意义的转变,意味着学习的重心,从此由注重过程变成了注重结果;意义的转变,决定了当成绩不足时,从自省反思变成了紧张、焦虑,甚至是被指责、嘲讽。自此,孩子们源自学习成长本身的内动力、求知欲、好奇心便不复存在,动力全是升学的压力、分数的压力、老师家长的压力;自此,孩子们对学习本身的兴趣、自信、成就感、满足感,都不复存在,信心与成就全是源自速度的优势、成绩的优势、老师家长的肯定。
因为动力源自于压力、自信源自于成绩,所以纵使有动力和自信,也都注定不是可信赖、可持续的。压力消失,动力消失;成绩消失,自信消失。如果孩子走上了这条路,那么无论身上是否有一些看似不错的品质包装着,内在都已经走向了疾病。
(五)畏难的开始
现今,畏难对于孩子来说,是普遍现象,但这并非正常现象。如果畏难,孩子学不会说话;如果畏难,孩子学不会走路;如果畏难,孩子学不会很多很多。
如果孩子学不好,能被无条件的接纳,孩子不会走向畏难。所以当注重结果超过过程的时候,畏难的种子就已经埋下。
孩子学习的过程中,在意结果的成败、在意他人的目光,在意了太多太多本不该在意的东西。原本失败是成功之母,在意过程、学习本身的话,孩子会越挫越勇,哪怕依旧失败,也是满足与喜悦的,因为过程很充实、很饱满。但是,在意结果后,只要失败几次,感受非常糟糕,自然就畏难了。
畏难一旦开始,学习的效率极大的下降,诸多良好的意志品质,无论是自信、耐心、坚持、毅力等都大幅下滑,甚至下滑到非常糟糕的状况。当然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更重的疾病也许才刚刚开始。
(六)深深的依赖
因为种种疾病的积累,如果不恢复健康,注定无法用思考能力、数学能力,来学好数学了。
为了题目的正确、为了考试的分数、为了老师和家长的目光,诸多孩子们在数学学习中,屏蔽了探索、推理等这些真正的数学能力,转而开启了模仿能力、记忆能力,但这两个能力并非是真正的数学能力。
用模仿能力与记忆能力来学数学,意味着对老师、对方法、对应试深深的依赖。我们要清醒的认知到,一旦依赖的模式建立与成熟,孩子在数学学习中做对的每一道题、记住的每一个方法、考得的每一分成绩,都与自己的思考无关,都是源自他人的讲解传授、自己的记忆模仿。
老师不讲,就不会了;方法不记,就不会了;甚至家长不额外帮忙,就不会了。遇到不会做的题,无力解决,要么放弃、要么询问、要么等待。
知道解法就算会了吗?远没有,一旦忘了,就又不会了。如果不会忘是不是就算会了呢?远没有,一旦变化,就又不会了。自此,数学学习,就变成了一类题一类题的学习、一个方法一个方法的记忆、一遍又一遍的做题、一次又一次的复习,以及诸多担惊受怕的考试。
这哪里是孩子在学数学,这是孩子被数学困住了。这种学法,成绩好都不可能高枕无忧,因为孩子根本不知道,他的记忆能力与模仿能力等非数学能力,能将数学成绩维持多久。小学?初中?高中?还是大学?
一旦记忆能力与模仿能力,无力支撑数学应试的时候,便是噩梦的开始,因为做再多的题、上再多的课,也带不回思考,也带不来数学能力,成绩便再也带不回来了。
当然,就算成绩好又怎样呢?仅仅为了成绩,孩子已经丧失了思考意愿、想象力、创造力、好奇心、求知欲、探索能力、探究能力、数感、推理能力、质疑能力、批判性思维、反思能力、内动力等诸多优秀的意志品质及学数学真正所需的能力。
这,真的值得吗?
而这,还没到终点……
(七)彻底的迷失
很明显,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使得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更多找寻生命的意义、人生的价值、内心的渴望。越来越多的人,渴望做自己。这是必然的趋势,这是人类的进步。
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生命价值、人生价值,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梦想、理想与追求。但是,当很多人开始找自己、开始做自己的时候,真的对自己了解吗?真的有力量做自己吗?
这时,很多的人会迷失,会迷茫,会找不到自己。为什么呢?
因为他依赖别人依赖了太久,听从别人听从了太久。那么多年的学习,不是自己想学,是父母、老师要求学的;无数的解题方法,都不是自己想的,是老师、书本教的;无数的成绩获得,都不是主动思考的,是被动记忆模仿的;那么多年的课外班,不是自己决定的,是家长和考试决定的;考什么学校不是自己决定的,是父母和成绩决定的;是否考研不是自己决定的,是父母和身边人决定的;找什么工作不是自己决定的,是看哪里要自己决定的;甚至找对象也不是自己决定的,是父母拍板的。
中小学对一个人的成长和未来,一定程度上是起决定性作用的。但决定他们的,并非是成绩,而是能力与意志品质。
我们能看到,诸多成绩极差,但成功的人。但我们看不到,能力极差,但成功的人。我们更看不到,意志品质极差,但成功的人。那么孩子的能力和意志品质呢?早已消失在若干年的被动学习,尤其是被动的数学学习中了。
孩子们的中小学,如果一直和他人比较,如果一直看他人脸色,如果一直做自己不想做的事,如果一直处于紧张甚至恐惧之中,如果只为成绩不为能力。这样的成长,怎么可能在未来,知道自己究竟喜欢什么呢?怎么可能在未来,能有力量做自己呢?怎么可能在未来,找寻自己真正的生命意义呢?
学习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是痛苦的,但恐怕学生阶段的结束,带给这些孩子的往往不是痛苦的结束,而是更多痛苦的开始。他们的人生,往往会充满盲目与盲从。看到别人考研,自己便要考研;看到别人考公务员,自己便要考公务员;看到别人学英语,自己便要学英语;看到别人学奥数,自己便要学奥数;人生遇到种种问题,都去看别人怎么解决,或者逃避不去解决。
很多人是不幸的,因为迷失、焦虑、痛苦会长期的伴随着,只是他们或许终其一生也不知道,造成这种结果的很重要一个因素,是儿时数学学错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