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习了《学习之道》第一章,讲的是“开启大门”。
第一章主要讲的作者亲身体会,从小厌恶数学、科学,数学一直挂科阶段,视其为洪水猛兽,只对历史、文学、社会研究充满兴趣。高中毕业就服兵役,期间学习俄语,后来获得预备役军官训练营奖学金。于是,进去大学,攻读了斯拉夫语言与文学的学士学位。
可是,后来被安排当了一个通信兵部一个陆军少尉。这样,意味着她进去了技术世界。她开始对自己职业生涯进行反省,留下或者离开。最后,做了一个不一样的选择,她决定挑战自己,重新训练自己的大脑。
她进入大学,学习电气工程学和电子计算机工程,刚开始学习就像被蒙了双眼,跌跌撞撞,有点摸不着头脑。后来深入了解,渐渐得到了一些小技巧,懂得把一些概念和技巧转化为自己的一部分,同时,适可而止,不要一口气吃成胖子……不给自己太大压力。
后来,拿到了电气工程学士学位和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的硕士学位。最后还拿了系统工程学的博士学位,并且拥有了广泛的学术背景。
曾经认为自己做不到,也不愿做的事,后来作者通过自己的努力,认知的变化她做到了,也从原来厌倦变成了喜欢。正如她说的
“学的越好,就越喜欢学;而越喜欢学,就会在它上面花越多东西。”正是成功促成了练习欲望,练习又回馈了更多成功。
作者刚开始所以厌恶数学、科学是因为在上面经历了不光彩的一面(挂科,被老师戏弄),心理学上来讲,人类的所有的行为要么要么回避痛苦,要么是追求快乐或者成就。所以,她会逃避对数学、科学的学习,沉浸与他所喜欢的历史、文学,社会研究。
这样她会自我设限,自己不是学习数学、科学的料,自己不够聪明,再往后的经历中能够避免对数学、科学的接触就避免了。这样,只能加深了对数学、科学的偏见。
后来,不得不面对,从开始磕磕碰碰,慢慢学习了一些技巧,到最后,读博期间,几乎门门为优。
其实,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总会有些事给我们挫败感,为了“保护”自己,任其发展,成为自己心中的梦魇。就如同成年大象脖子上轻易就能扯断的链子。
对于,大象来说,链子不过形同虚设,它长了身子,没长见识。所以,会局限与幼年时,挣扎而不可得到解放思维。
当我们说:“这个不会,这个我不擅长”的时候,想想带链子的大象,栓住它的不是链子!而是它的思维。同样,这个事不是我们不会,我们不擅长。,而是受限于自己的自我设限的思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