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闲暇之时,又听起《冬吴相对论》,这是我上大学时一位教社交礼仪的老师介绍给我们听的一档节目,这个节目既可用来消遣闲暇时光,也在一定的程度上能拓宽我们的思维,提供更多看待问题的角度。
其中有一期吴伯凡老师讲到,服装也可以看作是一种“社交媒体”,我们在服装上所花的心思与在微信等平台发布种种信息来彰显自己的个人主张,暗中吸引“同道中人”,力图融入某个阶层或圈子,其实是同一回事。
服装也是一种“社交媒体”这个观点蛮有意思的,回想我的学生时代,有一些叛逆同学为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会选择不穿校服或者把校服改短改紧,以此来宣示他与其他乖乖遵守规定的学生的不同以及彰显他们的个性,这也是他们为显示自己的个人主张而选择的一种方式。又或者是女生要去见男方家长时,常常会选择穿让自己看起来乖巧懂事的服装,因为在我们的认知中,长辈都是喜欢听话懂事的孩子,这也是通过服装来表示自己是什么样的人的例子。还有些人会根据别人的着装是否与自己品味相符作为判断是否与其成为朋友的标准,这也可以理解为服装在社会交往中充当的角色就是最为直观的名片。就像哲学家麦克卢汉所说的,服装是人们随身携带的“个人旗帜”。
服装也是一种“社交媒体”细想我们平日在家精挑细选搭配好服装配饰再出门的行为,与我们在社交平台斟字酌句或者自拍数次修图再发送的行为本质是没什么区别,大多是为了在别人面前显示我们美好的一面,赢得更多的赞赏。就像另一位哲学家托马斯·卡莱尔所说的,衣服的首要任务不是遮体而是满足人类本体中就已携带着的虚荣。我个人认为装扮好自己并向他人展示这点无可厚非,毕竟懂得修饰自己实际上也能为他人带来美的视觉感受。但如果因为自己穿着名牌而看不起起穿平价服装的人或者觉得自己品味好就用高高在上的态度去评价那些在你看来品味糟糕的人,以这样的做法来满足自己的虚荣,这就显得很不可爱了。
还有一种情况是有的人为了不让别人看不起,为了不输给别人,省吃俭用甚至用一些不太光彩的的方法去获取名牌服装和包包,想以此来彰显自己想要达到的身份地位,这其实是夸大了服装对于传达“我是谁”的重要性了,在有一定的才华或个人成就的支撑下,服装这一“社交媒体”就显得没那么重要了,就像很多大佬都穿着很朴素,但丝毫不影响他们的身份地位。
服装也是一种“社交媒体”Lemaire的设计师Sarach Linh Tran 说过这样一句话“衣着不应该是社交工具,它们应该臣服于人的个性”
正如前面所说,服装还是避免不了成为社交工具的,只要你穿着出门被别人看到,实质上它就代表了一种“社交媒体”;但就我个人的理解,Sarach的这句话着重点在于,我们不必太刻意将服装作为展现(这个社会或他人想要我们成为的)自己的一面,而是要让我们的个性与我们所挑选的服装相合,达到一种和谐而不拧巴的状态。而不是像有些人,为了追随潮流,一身时尚单品堆积,却丝毫不见美感和风格,甚至是与个人的气质条件不协调。看看真正有风格的人,她们的装扮大多不会被潮流所影响,或者是善于选择潮流单品与自己的风格相容,而相对应的她们的内心也是比较强大,有自己的想法的,不容易人云亦云的。
服装作为一种“社交媒体”,本来无褒贬之分,关键是看我们采用何种态度去对待,做到不被潮流所累,不被虚荣所困,那么用服装来表达自己也是蛮酷的。当然也只是众多表达自我的方式之一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