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徽杭古道

作者: 海盗杰克 | 来源:发表于2020-11-22 12:02 被阅读0次










    人一旦闲了,心也就活了,脚步便收不住,不是踏着油门就是拄着登山杖的往外跑。但是说走就走的旅行毕竟有点败家冒失,所以总还要假借个由头,比如结婚纪念日,比如消耗年假,比如挑战极限等等诸如此类的话。诚然如果要拉上老婆陪游,没有比纪念22年的偶遇更合适的了。 五点半准时起床,匆匆果腹过后直接出门上常台高速,感叹早起的鸟儿就是福利多,六点这个早高峰前的路上非常空旷,几乎全程都是在125的定速巡航功能下完成,八点半既已抵达临安颊口镇,经一个半小时的颠簸晃悠后顺利抵徽杭古道临安段终点浙基田,如果不是吉浙线都在翻修施工,抵达的时间至少还能提前半小时。 尽管如此,入口停车场上还是空空荡荡的,没见到一辆外地车,更不用说是旅行巴士,售票的工作人员说疫情加上修路的原因,截止当天十点为止我们还是第一对徒步旅行者,当时听起来这多少让我觉得有点意兴澜珊,我想号称江浙皖三省精华的徒步线路,也太名不符实了吧。 从永来村村道跨过徽杭古道牌楼后,继续沿着水泥公路往上走,过旅游厕所后在马路边能看到一幅放大的导游图,标注着重要的几个标志性地标,但凡做过攻略的旅者都熟知的入胜亭、蓝天凹、上/下雪堂、黄茅培、江南第一关等,看似了然于胸,实则对徒步萌新而言没啥用处,沿着上来的这条公路走十几二十分钟,才能见到第一块真正有用的古道入口指示牌,这牌立在某个考妣的坟冢侧,而且还不明显,倘若稍不留神过讲点忌讳的必定会错过,除非老驴或运气好正好遇到当地人,才能从一小格断开来的公路防护栏缺口下,找到崖边隐没在草丛里的小道,抄近路翻过谷底直接进入古道口。从找入口这点就不得不说下徒步老驴和萌新的第一个差别,萌新就算沿着公路再走十几二十分钟,都不会觉得异常,总觉得会有一块就像“安全出口”指示灯一样清晰明了的牌子等在前面;十分钟也就是五六百米对老驴说是个异常敏感的距离,与常理认知对应的岔口入口出口超出这一范围的都是不正常的。 浙江这头的出口也实在是不起眼,山体已经趋于平缓,岩石不再是主角覆土很厚,林深草密郁郁葱葱,淹没在里面的古道已经没有太多的威严,如果不是一侧的山涧小溪作为陪衬,很长一段没有太多陡升陡降的小道就像乡间土路无异,更何况斜刺里还有很多条汇进来的分叉路,穿过密林灌木隐约可见联通到山谷对面的公路和村庄,所以这些个岔口也都有户外团体标记的丝带。 受暖冬的影响,前夜下过小雨,使得本来就留不住的红杉树叶和枫叶全落在了地上,路面加上其他秋叶就像盖了层绒被,才上去软软的很是舒服,只是很多地方都晒不到阳光,湿滑湿滑的散发出腐朽的味道。 要爬到入胜亭后,树林才变得稀疏些,到山顶就只剩下大片的灌木和野草了,那里成了众多雀鸟的家,每日里叽叽喳喳,不甚惧人。过了南天门(其实就是两块不大的对开石头),岩石也开始显山露水,而且也不再全是灰黑色的页岩了,砂岩砾岩玄武岩花岗岩,越往里走岩石越粗犷,与此同时山峦也越大雄伟,山体再也不是单纯的绿色,而且呈现出秋冬季绚丽的红黄亮彩,那些深深扎根在贫瘠的岩缝里的矮小生命,必须随着季节变化改换装束,保存仅有的水分,所以它们在巨石面前不敢肆意挥霍也不能高大喧宾夺主,那份荣耀只能拱手让给山谷底下的枫树和银杏。 蓝天凹不仅是皖西黄山余脉和浙西天目余脉的地理交汇分界,恰好也是两种风格景致的分割线,在这个山坳里,常年刮着强风,就像喜马拉雅山被中间凿开了个口引进了印度洋的气流一样。尤其是早晚过雨后水汽升腾云遮雾绕的时候,旅者就能置身于有流云飞瀑之中,恍如仙境,连自己都飞升了起来。 往下至上雪堂是将近两公里的连续青石板坡,于逆向徒步的下山者来说这段路稀松平常得很,谈不上什么好景色,也没啥特别的,但是对徽杭古道的始祖来说,这段路是最熬人意志的,虽然不是设想背负着核桃、茶叶、笋干等生计物资从安徽绩溪一路走来,十几公里已经耗去了大半精气神,面对连绵的攀登是何等痛苦,这段坡中间不设一个平台没有一个歇脚点,既没有打尖的店也没有施茶的人,停只能一高一低放两端,既要防着下滚又要担心滑落,不停那即便是空身如我们也要爬的气喘嘘嘘两腿打颤。 有理由相信从上雪堂到下雪堂这段路的起始段大概几百米古道已经被新修的公路彻底毁掉了,公路护栏通往石板路的岔口也是极度的不明显,立在岔口路 对面的路牌上更没有任何有用的指示,反而被逍遥山庄的指引喧宾夺主了,更糟糕的是周边几十米找不一条户外徒步的指示飘带,所以更加怀疑是商家所为,好在如果是从下雪堂正穿来上雪堂的话,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上雪堂中段到下雪堂之间应该恰好是在一座孤峰的正反面,不论正反穿越,这里是唯一一处有分叉路口的地方,无论选择哪一个都殊途同归,而且都是古道,不是新开发的户外通道。 下雪堂到黄茅培之间大概在五公里左右,路途平缓,而且不是羊肠小道,如果不是两端的古步道车马难行的话,徽杭古道就不复存在了。旅友常说这段路的风景很好,在我看来更多的基于一种心境,不用攀爬无虑悬崖,没有峭壁没有深渊,只是沿着山谷绕弯路而已,或极目远眺层峦叠嶂之雄伟和远峰近岭的神秘,或附身感触飞檐走壁的纹理和花草树木的色彩。秋冬枯水季的山涧里溪流汇成了窄窄的一条线,九曲十八弯静静的流淌着。再往前走,有好些崩塌的山体,碎石连带着树木滚落在谷底,拦下了一滩又一滩山涧,溪流时隐时现的出没在卵石堆下,峰回路转后又汇聚成池,谷底很少有风,就像一面碧蓝的镜子,倒映着枫红杏黄。山石最终没有挡住水流的步伐,它们还是寻了个口越过巨石的肩,跌落下去,虽不成瀑,倒也迸发出潺潺的流水声来了,于是山谷里也有了美妙的音乐。 到了黄茅培又见到稀疏的民居,山两边也被栽种了成片的山核桃树,厚厚的落叶把山坡渲染成了暗红色,谷底水线以上零星的种了点蔬菜,这段的泥土是很金贵的,太高的地方都是陡峭的岩壁自然是没有土壤的,靠近山涧的谷底又会被流水冲刷殆尽,和京杭运河、河西走廊等这样的商道相比,徽杭古道上的山民只得用山核桃和茶叶去交换生活必需品,然而从俊俏的山坡上打核桃采茶都是件风险很大的事,每年都有人因此丧命,因此其生存环境是相当恶劣的,尽管现在物流发达,但是采摘这一步仍不能被优化取代,食客仍然要付出高昂的价格(某种意义上说山核桃也是带血的)。 施茶亭与江南第一关之间是整段古道中最险峻的,这条栈道沿着悬崖峭壁开凿出来。有些转角的地方仅容一人通过,崖壁几近垂直,一旦失足必将粉身碎骨,完全不似前路就算滚落也有茂盛的植被阻挡,至少性命可以担保,更加上崖壁光滑,无处可以抓扶,更有甚者岩壁上部外倾连依靠都困难,倘若大意想要靠靠歇脚,一转身就有可能被自己背负的物资反推顶出去发生坠崖。直到这里开头萦绕在心头的那个为什么不用骡马的疑问才豁然顿开,除非将牲口蒙眼,否则定然连它们也要望而却步迈不开腿的。十分险要的几个拐角在尽量不破坏原貌的基础上如今已经加装了些许防护措施,脚下历经千年的石条也被部分更换,才允许旅者可以安心站定歇脚,同时感怀黄山余脉的气场,否则光是保障行路安全就已耗去绝大部分的心神,再无余暇环顾四周。所以从跨过第一关那刻起,古道商旅必须牟足了劲十万分小心地拾级而上,必须一气呵成,直到施茶亭才能放松下来,才有心喝上一口压惊茶,回望来路在心里向着家乡默报平安。 正如售票员所言,直到出第一关,全程三个小时又十分钟,只遇到三四个小团队,加上零散的几个山民总共就二十来个人,散落在二十几公里的徒步线路上几乎就是空不见人的景况。因此不论在山谷里面还是顶上,常规的喊山号子引不起一点儿回应。同时又逢阴雨天气,天色暗得更快,基于这样的情况,我和夫人决定不做任何逗留,立即从伏岭镇入口返程,而且加快了步伐,更大大缩减了拍照的动作,只将美景通过眼睛尽收到了脑海里。从安徽入浙江的正常线路更多上升攀登,因此同样的距离,要耗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尽管我们平日健身不辍,体能杠杠,强行军三个半小时也才赶回到蓝天凹。此时虽然只是四点半,但天很快暗了下来,而且又刮起了大风,浓重的雾气从山顶一路蔓延下来,很快将我们笼罩在了里面。山里的鸟雀也噤声了,四周除了茫茫一片,就剩下呼啸的山风,吹的身上用来防湿的雨披猎猎作响,使得雨披没撑住不久就被强风吹刮的裂成了好几片,活像系在身上的经幡,横着肆意飞舞。唯一值得庆幸的事所有艰难的路段都已经过去了,从蓝天凹到永来村出口只有下坡路,而且路边也不再是深沟险壑悬崖峭壁,中途也不会有岔口,就算走了分叉那也是可以通往对面的公路和村庄的,不是绝路。考虑到目前最大的障碍只是视线问题,万不得已还能用手机勉强照明,而且估算一下就算速度降下来,最多一个半小时也能出山,于是决定继续趁着微光行路。 过了南天门后不久,我们即到了入胜亭,整个这段比预想的要快,于是又补充了点饮食,让眼睛进一步适应一下摸黑的环境,再往下就进入了密林,风被阻挡在外面后,声音逐渐变得远了小了很多,安静下来的同时,四周也加更黑了,除了我们的登山杖偶尔撞击在石条上发出钉钉的声响再,最后只剩下了两个人的脚步声,是不是还会因为脚底打滑发出点嘘吁来。想到还要经过几处考妣的坟堆,心里面难免有点发毛。不过这种思虑闪念而过,因为我们并不信鬼神,而且知道这秋冬季节也里没有蛇虫,至于猛兽那更是不可能有的,所以除了确保自己不要摔倒受伤,没有太多的惊扰,更何况这样有惊无险的户外经历今后也不见得还能再有,于是我俩不禁又高兴起来。 最后我们在下午六点终于在几只土狗的无声迎接下,摸黑回到了游客中心,顺利入住客栈。 折返徽杭古道,全程大概四十二公里,步数在四万五千步左右,海拔上下四百米不到,正常体能的旅友耗时应该在七八个小时。十一月份阴雨天气情况下下午四点半天就黑了,林子里更甚。除了上雪堂和黄茅培有山民和客栈外,其它路段几乎没有人家,但是公路的话如今已经把上雪堂、下雪堂、黄茅培、逍遥村四地连通。手机无线信号覆盖全部,4G强度足够强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徒步徽杭古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wruiktx.html